close

易經上經 (6-15卦)

6. 訟卦  乾上坎下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訟卦,上卦為乾剛,下卦為坎險,內險外健,上以剛暴壓制其下,下以陰險對付其上,因而產生紛爭,是訟之源。息訟有四條件:(1)具有誠信;(2)壓抑爭忿之心,克制自己的情緒;(3)戒慎恐懼,以爭訟為可怕的行為;(4)僅守中道,以和解為貴。九二陽居陰位得中,剛而能柔,擁有剛中之德,應見事情能轉寰就中止,不可等到訟事定案,等到結案必凶。勝者固然揚眉吐氣,敗者尋求報復,後患無窮。利於求助有解決訟事的人,即九五,九五剛健中正居尊位,處訟時,由崇尚中正的九五來做公平公正判決。在訟時,雙方處於危險關係,不宜再冒險,否則將陷入深淵。

乾天陽氣上升,坎水向下流,其行動方向相反,上下不順,因而生訟。君子取法訟之道,在做事之前,謹慎謀始,以杜絶爭訟之產生。

訟:與人爭辯以明辨是非而待人裁決。
有孚:誠信。
窒:窒塞,壓抑爭忿之心。
惕:戒慎恐懼,以爭訟為可怕的行為。中:中道,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訴訟以和為貴。
利見大人:利於求助有能力解決事情的人,指九五。
不利涉大川:不利於冒險犯難。大川:大的河川,喻險難,
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卦的卦象,上卦為乾剛,下卦為坎險,內險外健,上以剛暴壓制其下,下以陰險對付其上,因而產生紛爭,是訟之源

剛來而得中也:九二陽居陰位,剛柔並濟,得中具備剛中之德,擁有有孚、窒、愓、中四德,處理訟事,吉。
終凶:訟事結案必凶,勝者揚眉吐氣,敗者尋求報復,後患無窮。
訟不可成也:訟事不得已而為之,訟事開始,應見事情能轉寰就中止,不可等到訟事定案。
尚中正也:九五居中得正,居君位處訟時,由崇尚中正的九五來做公正判決。
入于淵也:入于險地。淵:極深的潭,喻險地。
天與水違行:乾天陽氣上升,坎水向下流動,二者方向相反,這是訟象。
君子以作事謀始:君子取法訟之道,在做事之前,謹慎謀始,以杜絶爭紛之產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初六陰居陽位,居位不正,與九四有應。惟處訟之初,位卑陰柔力弱,爭訟難勝,不可使訟事長久的進行。因此面對訟事儘快處理。雖稍有言辭爭辯,其可透過溝通說明及九四應與的協助,讓事理清楚明白,而使訟事結束,吉。

不永所事:訟事不能長久持續。永:長久。
小有言:稍有言辭的爭辯。訟不可長也:訟事不可拖延太久。
其辯明:透過言辭的爭辯可使事理明白。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ㄅㄨˋ)其邑,人三百戶,无眚(ㄕㄥˇ)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ㄉㄨㄛˊ)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柔並濟,居下卦之中,與九五不相應。九二與九五均陽剛,二剛不相與相訟,惟九五中正居君位,九二以下與九五君上爭訟,知訟不能勝,自知無力據理相爭,逃回故里小地方避禍,韜光養晦。這是因知與上爭訟如伸手取物一樣,禍患很容易降臨。沒有災禍。

不克訟:訟事不能勝。克:勝。
歸而逋:逃回故里。逋:逃避。
其邑人三百戶:其回到三百戶人家的采邑中。古代三百戶的城邑規模很小。
无眚:沒有受到牽連(災禍)。眚:是人禍。
歸逋竄也:逃竄故里以避禍。
患至掇也:如伸手取物一樣,禍患很容易降。掇:拾取。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六三陰居陽位,失位乘剛,與上九相應。六三陰虛無實,無力與人爭訟,其安分守己,亨受先人舊業。這是因以柔順之道,順從上九,並在其底下做事,不敢居功,遂能平安。

六三堅守正道,因乘剛,在二剛之間,上下二卦交接處屬危地,能知危,而戒慎恐懼,終必獲吉祥。

食舊德:亨受先人舊業。
或從王事,无成:或在官場,職場做事,盡職行事,功成不居。
從上吉也:六三秉持柔順之德,順從上九,遂能平安。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居大臣之位,是個好訟者,與九五君上爭訟,不能勝訴。若能克服九四好訟之心,改變心態,痛改前非,接受君命,不再反抗,安分守正,吉祥。就不會喪失既得利益。

復即命:回心轉意,接受命。復:轉向,改變態度。即:就。命:天命,指君命。
渝安貞:改變好訟的心態,安分守正。渝:改變。
不失也:不會喪失既得利益。

 

九五,訟,元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陽居陽位,是六爻中唯一當位。居君位,具有陽剛中正之德,是治訟者,其能辯明是非,公正無私處訟事,判決公正、公平、合理,使訟者與被訟者兩造均能信服,解決紛爭,大吉。這是因九五居中得正,公正無私。

元吉:大吉。
以中正也:九五居中得正,公正無私。

 

上九,或錫之鞶(ㄆㄢˊ)帶,終朝三褫(ㄔˇ)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陽居陰位,不中不正。居訟卦之極,理應止訟,卻是好訟者,或因爭訟取得功名,得到恩賜,受到誥賞賜贈服飾上的大帶。這種榮華富貴不值得尊敬,怎麼可能長久保住?所以一日之間被奪去三次卦賜。或錫之鞶帶:可能因訟事取得功名,受到誥賞賜贈服飾上的大帶。或:可能。錫:同賜。
鞶帶:皮革綬帶,具有身分等級的作用。

終朝三褫之:一日之間被奪去三次卦賜。三:喻多次。褫:奪去。
以訟受:用爭訟的手段獲得官位或賞賜。
亦不足敬也:不值得尊敬。

 

7. 師卦  坤上坎下

師,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師卦,師就是能動員群眾,撥亂反正,貞固守正,師出有名,為保衞國家,為正義而戰,就是行王道。興師動眾,率領軍隊主帥必須才謀德業,眾所畏服,才能戰勝。九二陽剛居中,剛而能柔,與六五有應,為軍隊之統帥受到六五君王信任,讓九二發揮軍事長才。作戰雖行險道,要順勢而為,靈活運用。雖然戰爭傷財害人,毒害天下,但卻順天應人,解民之苦難,人民喜悅而願意跟從,所以能够戰勝,還有什麼災咎?

地中有水,水聚地中,地下水看不見,如兵力、武器的佈置是秘密,這是師卦。君子取法師之道,體會寓兵於民,把軍事力量,隱藏在民間。戰時,緊急動員,轉為軍事力量,這就是包容人民,蓄養兵眾。

丈人:其才謀德業,眾所畏服(程頤註)
吉无咎:戰勝,沒有災禍。
可以王矣:可行王道。
剛中而應:九二陽剛居中,為軍隊之統帥與六五君下有應受六五完全信任。
行險而順:作戰雖行險道,要順勢而為,靈活運用。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九二興動義師征伐惡人,是順天應人,惟難免傷財害人,毒害天下,這是為了解民之苦,所以人民願意跟從。
地中有水,師:師卦上卦坤地,下卦坎水,地中有水,水聚地中,為眾聚之象。另地下水看不見,如兵力、武器的佈置是秘密,這是師卦。
君子以容民蓄眾:君子取法師之道,體會包容人民,蓄養兵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初六,陰居陽位,陰柔居下。不易作到師出以律,但作戰軍紀卻最為重要。初六出師之始,行軍作戰必須嚴守軍紀,進退有據,禁亂傷財害人。不守軍紀必致敗亡。若僥倖勝利,亂紀失民心,雖勝亦凶。

師出以律:行軍作戰要嚴守軍紀。律:軍紀。
否臧凶:不守軍紀,不論勝敗都是凶。否:不。臧:善;嚴守軍紀。否臧:不善。
失律凶也:不守軍紀必凶。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柔並濟,居下卦之中。具有剛中之德,與六五相應,受六五君上寵信,任命其為軍中統帥,外有獨斷專行之軍權,並以剛中之德,與士卒同甘共苦,恩威並用,奉命出戰,立下大功,無過咎。這是因受到君王的寵信。由於國威大振,震攝萬邦,獲得君上多次奬賞。因而招徠萬國入朝。

九二在師中:九二陽剛居中,為軍中統師,行事中和,在軍中與士卒同甘共苦。
吉无咎:戰勝(嚴守軍紀)所以沒有後遺症。
王三錫:獲得君王多次奬賞。三:指多次。
承天寵也:受到君王的寵信。
懷萬邦也:震攝萬邦,招徠萬國入朝。

 

六三,師或輿尸(),凶。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且陰乘陽,柔承剛,陰柔無才,奉派任監軍,提出與主帥不同意見,棄主帥決策。結果當然徒勞無功,慘敗,凶。

師或輿尸:行軍作戰,意見很多,事權不一,必敗。輿:眾。尸:主。
大无功:徒勞無功,慘敗。

 

六四,師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正無應。居上卦坤順之始,具備順正之德。行軍作戰,知不能進而退,退駐安全地帶,保存實力,見可進而進,知難而退,因時施宜,無過咎。這是因退駐未離行軍之道,無咎。

師左次:軍隊退舎,即後退駐紮。左次:退舎(朱熹註)
未失常也:未違背行作戰的準則。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六五,陰居陽位,居上卦之中,與九二有應。六五居君位,具柔中之德,是興師之主。興師成敗主要條件:(1)出師是否符合正義;(2)慎選統帥及授予獨斷專行軍權。禽獸入侵田裏的農物,象徵外敵入侵,此時興兵討伐,師出有名,這樣才能無咎。六五選擇有剛中之德,並具有威望能力的九二為統帥,必定大敗敵人,獲得勝利。這是因主帥具剛中之德,且能行中道。若六五再任命監軍參與軍務,不當干擾,制肘主帥,即使正義之戰,亦會失敗。這是用人不當的關係。

田有禽:禽獸進入田中侵害農作物,喻外敵入侵。
利執言:利於仗義執言,聲罪討伐,使之出師有名。
長子帥師:選九二為統帥。
弟子輿尸:由無才的人參與軍務,事權不一,必敗。
貞凶:即使正義之師,亦會失敗。
使不當也:用人不當。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上六陰居陰位,得位無應。居師卦之終,象徵戰爭結束,君王論功行賞,頒勳封侯,依功大小,分別受卦為諸侯(),卿大夫()給予封地,建立其國家。這是論功行賞。小人雖有功,給予金帛祿位,但不可給予封地。因其缺乏治國家的能力,否則必將擾亂邦國,禍國殃民。

大君有命:戰爭結束,君王論功行賞。
開國承家:受封為諸侯或卿大夫,能擁有封地建立自己的國家。諸侯稱國,卿大夫稱家。
小人勿用:小人有功可給予金帛祿位,但不可給予封地,因其缺乏治國治家的能力。
以正功也:功賞相當。正:評定。

 

8. 比卦  坎上坤下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比卦,結交朋友為夥伴,彼此合作,當然是好事。所以是吉。九五以下四個陰爻順勢用柔,順從九五君上,並輔佐之。結交朋友要追本溯源,看這個朋友本質。選擇朋友的條件有三:()結交朋友是否後會使你元氣大增?()考慮結交朋友能否時間長久?()交往的動機是否純正?考慮周祥之後,再結交朋友,就會無咎,因為九五陽剛居中得正,有剛中之德。五陰來親比九五。九五以下四陰順應九五,所以這四陰不安寧方來求附比。上六遲來依附,其意不誠,到窮途末路,才來求比附,因無所容納,所以後夫凶。

地上有水,水滋潤地上萬物成長,水地和合,不可分離,有親比之象。先王效法比之道,建立萬國,親比諸侯,目的在建立新秩序,希望彼此之間和睦相處,達到和平的境界。
比,吉:結交朋友,彼此合作,吉祥。
原筮:結交朋友之前,再三審視,考慮。原:推求。筮:抉擇。
元:開創性,交朋友後元氣大增;善之長。
永:可以長久。
貞:貞正,依正道辦事。
不寧方來:不順服者前來歸附;不安寧地方的人都來歸附。
後夫凶:遲來親比(歸附)者凶。
下順從:九五以下四個陰爻順從九五。
以剛中也:九五陽剛居上卦之中,居中得正,有剛中之德。
上下應也:五陰來親比一陽九五。
其道窮也:上六到窮途末路,才來比附。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初六,陰居陽位,居比卦之下。位卑,親比開始最重要的是秉持誠信,取得對方的信賴,能够如此,不管是親比於人或為人所親比,必將順暢,且無過咎。若能誠信於內,如無紋飾裝滿東西的瓦器一樣,則最後會有意外的收獲,吉。

有孚比之:誠信相親比。孚:誠信。
盈缶:無紋飾裝滿東西的瓦器(圓腹小口)
終來,有它吉:最後會有意外的收獲,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二,陰居陰位,居內卦之中。與九五有應,二者均居中得正,六二基於內在需求,與九五相親比。因不被外物所迷,而喪失自己本性。堅守正道,吉。

比之自內:六二處內卦之中,與九五有應,二者均居中得正,六二誠信發自內心與九五相親比。
不自失也:不失去自我;不致自失立場。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無應。其所親比對象鄰近爻六二,六四,及應爻上六,皆陰爻,象徵陰柔小人,沒有陽剛中正人士,若與小人(非正派人士)親比,交錯朋友,將同流合污,豈不悲傷嗎?

匪人:陰柔小人;非正派人士。
不亦傷乎:不會受到傷害嗎?;豈不悲傷嗎?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位無應。居外卦之下,上承九五,就近親比之,九五具備中正之德,且是賢明之君,六四順從親比九五君上是一件好事。惟要秉持柔順之德從上。且要堅守正道才能獲吉。

外比之:六四居外卦之下,而上承九五,故親比於外。外比于賢:六四外比於具有中正之德的九五賢者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九五陽居陽位,居中得正。處君位,行中正之德,不偏不倚的與人親比,願順我來親比者來,不願親比者去,不用強迫。如同古代君王圍獵時,三面圍網,網開前面任禽獸逃逸,由於前面網開,因而未能獵取往前奔走的禽獸,即不趕盡殺絶。這是因君王中正無私與人親比,其身邊的人,不會強迫不願追隨著來親比,尊重這些人的意見及看法,所以吉。

顯比:願來親比者來,不願親比者去,不用強迫。顯:開明。
王用三驅失前禽:君王圍獵時,三面圍網,網開前面,任禽獸來去,以示好生之德。由於前面網開,因而未能獵取往前奔走的禽獸。
邑人不誡:君王身邊的人,不會強迫不願追隨著,回來親比。邑人:王者身邊的人。誡:期約。
位中正也:九五陽居陽位得正,居上卦之中,所以居中得正,能行中正之德與人親比。
舎逆取順:順我來親比者來,不願親比者去,即去者不追,來者不拒。舎:捨。
上使中也:顯示在上者公正無私與人親比。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上六陰居陰位,陰柔不中。處比卦之終,上卦坎險之極,無應,且以柔乘剛,與九五不和。上六陰柔無實居高位,剛愎自用,比得太慢(卦辭,後夫凶),錯過最佳時機,且缺乏比之初的真誠,而未能與九五親比,得不到九五的幫助,被邊緣化,所以是凶,當然不能得到善終。

比之无首:陰柔居上,无以比下,為无首之象(朱熹註)。上六沒有比之初的至誠之心,且比得太慢,未能與九五親比。首:開始;指九五。无所終:不能得善終。

 

9. 小畜卦  巽上乾下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小畜卦,六四陰居陰位,得正,居大臣之位,與初九相應,上承九五陽爻,關係良好,上下五陽皆想跟六四乎應,這是異性相吸,六四一陰能畜止五陽,惟能畜止而不能持久強固,故為小畜。內卦乾健,外卦巽順,內健則心志堅定,外順則柔軟深入低調,強健且順風而行。九二與九五同屬陽剛居中,雙方的意志都能實現,所以亨通。烏雲密佈還未下雨,表示陰陽二氣尚未交和,風向不對,希望二氣交和能下雨。由於風向自西向東吹,在中國西部乾燥的空氣,未能帶來水氣,如風向轉變,由東往西吹,帶來水氣,則可能下雨。

上卦巽為風,下卦乾為天,所以風行天上,風吹雲行,畜之未下雨,是為小畜。君子取法小畜之道,在時機尚未成熟,還不能大有作為時,應專注於修才藝德行,充實實力。

小畜:以一陰爻止五陽爻,所能畜止程度有限。故曰小畜,即以下止上,以小止大,以臣止君。小指陰柔。
小畜亨:小有畜止,目前未亨,但未來有亨通的可能。
密雲不雨:烏雲密佈,還未下雨。
自我西郊:中國大陸地形,從內路(西邊)往東吹的雲,水氣不足,未能下雨。
柔得位而上下應之:六四陰居陰位,當位得正。小畜卦六四是唯一的陰爻,上下五個陽爻都來應,以一陰畜止五陽,必然力不從心,只能小有所畜。
健而巽:內卦乾健,外卦巽,內健則心志堅定,外順則處事陰柔,深入低調。
剛中而志行:九二與九五同屬陽剛居中,雙方的意志都能實現。
尚往也:心嚮往之。
施未行也:雲施而未行成雨,喻恩澤未下。
風行天上:上卦巽為風,下卦乾為天,所以是風行天上。風吹雲行,畜之未下雨。是為小畜。
君子以懿文德:君子取法小畜之道,在時機尚未成熟時,應專注於修才藝文德。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初九陽居陽位,得正有應。位居小畜卦最下,為陰所畜止,不宜急躁冒進,應返回復歸自己應走的正道,面對過去所犯的錯承担起。這樣的行事很適宜,符合常理,因而吉祥。

復自道:返回復歸自己應走的正道。復:回歸。
何其咎:面對過去所犯的錯誤承担起來,何:(1)通荷,負荷;(2)何來災咎。義:義理;道理。

 

九二,牽復,吉。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柔並濟,居下卦之中,能行剛中之道。因初九的牽引而回歸正道,恢復元氣,堅持自己的立場,也就是不喪失自己的立場,所以是吉。

牽復:被人牽引而回歸正道。牽:牽連。
不自失也:不喪失自己的立場。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九三陽居陽位,重剛不中。躁進被止,如同車身車軸脫離,車子停止不動。古代夫妻,妻應順夫,其未能以陽制陰,反為所制,形成夫妻反目,不能端正家室。

輿說輻:車身與車軸()分離,車子停止不動。輿:車身。說:同脫。輻:連接車輪與車軸的木條。
夫妻反目:古時夫妻有尊卑的關係,妻受制於夫是正常,不謂反目,若尊卑顛倒,妻反過來制其夫,就是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六四陰居陰位,陰柔得正,近君居大臣之位。處小畜時,以一陰畜眾陽,必見傷害,惟六四能秉持柔順之德,以誠信取得九五君上的信任,並與君上心志見一致,共同合作,得以免除流血傷害,戒慎恐懼,而無咎。

血去惕出:傷害遠去,憂懼免除。
上合志也:六四有誠信,取得九五信任,且與九五意志相合。

 

九五,有孚攣(ㄌㄨㄢˊ)如,富以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九五陽居陽位,中正且居君位。九五有孚與六四有孚相關聯,相互呼應,彼此互相應和如同攣生兄弟。陽富陰不富,九五有寬容的心能與六四分享,支持其鄰六四,與其合作並發展,讓雙方成長富有。

攣如:結合緊密。
富以其鄰:其畜積與人共享。富:易經以陽為實為富,以陰為虛為不富。鄰:指六四。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上九,陽居陰位,處巽順之極,小畜之終。為六四陰爻所止,象徵陰陽和合而下雨,喻小畜之道己成,此時應累積文德。六四貞正固守,以陰畜陽,以柔乘剛,若不予節制,將出現危險。陰氣逐漸接近盈滿。在這種情況下,君子(陽爻)的前進,必受到陰爻的猜疑,因而發生陰陽對抗,將招致災禍。

既雨:已經下雨,陰陽和合而下雨,喻小畜之道已成。既:已。
既處:陰氣已經畜止陽氣。處:止;安定。
尚德載:六四陰柔巽順之德,持續積累畜止陽剛已達成。載:積累,積滿。
婦貞厲:六四陰畜陽之任務已達成,如持續以柔制剛不予節制,將出現危險。婦:指六四。
月幾望:月亮接近盈滿。望:陰曆十五。
君子征凶:陰氣接近盈滿,此時君子仍往前不止,勢必發生陰陽對抗,將招致禍患。君子:指陽爻。

 

10. 履卦  乾上兌下

履虎尾,不咥(ㄉㄧㄝˊ)人,亨。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履卦是憂患九卦之首,六三陰爻與九五陽爻接觸,就像踩老虎尾巴,那樣危險,所以要以兌柔履乾之剛,因下卦為兌悅,上卦為乾剛,在面對剛強危險困難,都能以和顏悅色,恭敬,小心謹慎來處理,若能妥善處理,如同踩老虎尾巴而不被咬,就可以亨通。九五陽剛中正,登上帝立,依照天理而行,就不會內疚,因做事光明正大。

乾天在上,兌澤在下,天高高在上,居至尊的地位,澤在下,居至卑的地位,尊卑上下,即等級差別,反映此一差別的就是禮,將禮付諸實行就是履。君子取法履之道,明確規定上下權利義務關係,讓人民各守己位,各安本分,安居樂業。

履:(1)禮也,實踐;(2)雜卦傳說履,不處也,處是停著不動。所以履就是進,履行。
履虎尾:踩踏老虎尾巴,喻危險的事。
咥:咬。
柔履剛:履卦上卦為乾健,下卦為兌柔,兌以柔履乾之剛,就是對乾和悅恭敬。
說而應乎乾:對乾恭敬和悅,即以柔悅之心來應對乾剛。說:通悅。應:恭敬。
剛中正:九五陽居陽位,處上卦之中,即九五陽剛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登上帝王之位而不會內疚。
光明也:光明正大。
上天下澤:乾天在上,兌澤居下,是履卦象。
君子以辨上下:君子取法履之道,辨別尊卑上下的分際。以:用。上下:長幼尊卑。
定民志:安定民心,使各守其本分。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初九陽居陽位,得正。處履卦之下,位低能保持本色,以平素的志向,誠實待人行事。其獨自履行心中願望,無咎。

素履:以平素的志向而行。
獨行願也:獨自履行心中的願望。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居下卦之中。踐履在平坦的大道上,應付自如,其像隱士過著幽居的生活,為人謙虛,不露才華,與世無爭,心思堅定。因其行為合乎中道,不受外界干擾、誘惑而自亂陣腳。能貞守隱士之道,吉祥。

履道坦坦:踐履在寬廣的平坦道路上。
幽人貞吉:貞守隱士之道,行事則吉。幽人:隱士。
中不自亂也:行為合乎中道,心思堅定,不受外界干擾誘惑而自亂陣腳。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當位,不中不正,陰虛無實,才弱志剛。瞎了一隻眼睛,視不正致看法狹隘,抓不住重點。以致難以分辨事務。跛腳能走卻走不快,象徵執行力有問題。以致沒辦法參與行動。若逞強走險,還敢去踩老虎尾巴,將被老虎咬死。這是因為位置不當。武人扮演大君的角色,角色不當,因為大君是政治領袖,具有政治協調的智慧。而武人是剛勇的人,做事僵硬,欠缺協調的智慧。

眇能視:瞎一眼能視卻視不正。
跛能履:跛腳能行,卻走不快。
武人:剛勇之人,無視對手強弱,皆能勇猛向前。
為于:扮演。
不足以明也:難以清楚分辨事務。
不足以與行也:不能使其參與行動。
志剛也:志行過於剛硬。

 

九四,履虎尾,愬(ㄙㄨㄛˇ)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四陽居陰位,不當位。惟其剛而能柔,陽剛有才而謙虛,居大臣之位,近九五君王(),是履虎尾象。其能謹慎恐懼,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行事,最終吉祥。且能以行動實現其志願。

愬愬:畏懼貌,戒慎恐懼。
志行也:志向可以實行。

 

九五,夬(ㄍㄨㄞˋ)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陽居陽位,居中得正,居尊位。英明果決獨斷,不會有任何障礙。惟其過剛英明,過於自恃,缺乏包容。若不加以調整,即使其行正也難免陷於危厲。這是因為其居至尊當位,可以獨斷而行。

夬履:果敢決行,毫不畏懼。夬:決,堅決。
貞厲:履道之貴在謙,獨斷而行正,也難免有危險。
位正當也:陽剛中正得尊位。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陽居陰位,陽剛處履之終。履道到了最後階段,要審視履執行結果,考察其善惡、禍福,檢討過去,策勵將來。若其周旋完備無瑕疵,達到至善就是元()吉,元吉在履之終才可能獲得,獲得元吉是大有福慶。

視履:審查踐履情形。
考祥:考察善惡得失。祥:吉凶徵兆。
旋:周旋完備無不致。
大有慶:大有福慶。

 

11. 泰卦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泰卦內卦乾陽,外卦坤陰,陰氣在外而下降,陽氣在內而上升,二氣相交。另乾卦為心,坤卦為物,二者相交合,就是身心調和,所以舒泰。進一步天地二氣的相交合,使萬物暢通。上卦下卦,朝野,高層與低層,中央與地方,上下相交,有志相同。陽剛乾健在內,陰柔坤順在外,外柔內剛。陽為君子,陰為小人,君子在內在朝得勢,小人在外在野失勢,陰小去了,陽大來了,形成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吉祥,亨通。

天地陰陽二氣交和,雨水滋潤大地,讓大地孕育萬物生長,這是泰卦。諸侯(政府)取法泰之道,根據自然界生物生長的規律,政府塑造適合人民發展的良好環境,因時因地制宜,輔導協助人民謀生,就可以影響人民的走向。

小往大來:陰為小,陽為大,向外為往,向內為來。
天地交而萬物通:天地陰陽二氣相交合,使萬物暢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上卦下卦,朝野,高層與低層,中央與地方,上下相交,有志一同。
內陽而外陰:內卦乾為陽;外卦坤為陰。
內健而外順:內卦乾健,外卦坤順。
內君子而外小人:內卦陽為君子,外卦陰為小人。易經以陽為君子,以陰為小人。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陽氣逐漸成長,陰氣逐漸消減,像徵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天地交,泰:天地陰陽二氣交和,萬物生長,這是泰卦。
后:指諸侯。
財成:適當地裁制成就。財通裁。
輔相:輔助.:幫忙。
左右:影響;扶助。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初九陽居陽位,當位得正,與六四有應。居泰卦之下,其陽剛有才,必然要上進,不僅自己上進,還引志同道合者共同上進。如同此茅之根與彼茅之根,在地中相牽連,拔此茅連帶出同類茅。這是因為志在向外發展,吉祥。

拔茅茹:茅草之根在地中彼此相連結,拔一根茅草連帶拔出其他茅草。茹:茅草的根。
彙:物以類聚。
志在外:心志向外發展。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得中。與六五相應,六五柔中居君位,君臣同德,九二具備剛中之才,深得六五的信任,其具有四德(1)包荒,兼容並富,無所不包;(2)用馮河,果決剛斷,具有冒險的勇氣和膽識;(3)不遐遺,深思遠慮,不會遺忘遠方的賢人;(4)朋亡,不結黨營私。且必配合中道而行,所以其道才能光明顯大。

包荒:心胸廣大,能兼容並蓄,無所不包。
用馮河:行事果決剛斷,具有冒險的勇氣和膽識。
不遐遺:不會遺忘遠方的賢人。遐:遙遠。遺:遺棄。
朋亡:不結黨營私。
得尚于中行:必須配合中道而行。得:必須。尚:配合。
以光大也:光明顯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九三陽居陽位,當位得正有應。居下卦乾頂,是泰卦鼎盛期,盛極必起變化,世上絶無一直平坦而無起伏的路,沒有只去而不回來的。因處於天地乾坤陰陽交接處,陽氣在下必須往上,陰氣在上必須返下,這是宇宙循環往復消長的道理。處艱難時,能堅貞不移,維持正道,可以消除災禍。不要憂慮無法取信於人,只要誠信不移,就可度過險難,並享有福祿。

无平不陂:不是所有地形都是平坦而沒有斜坡。
无往不復:沒有只去而不回來的。
艱貞:處艱難時,仍能維持正道。
勿恤其孚:不要憂慮無法取信於人。恤:憂慮。孚:誠信。
于食有福:享有福祿。食:食祿。
天地際也:天地乾坤陰陽相交接之處。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正。與初九有應,為上卦坤卦之首,其陰虛無實,翩翩向下飛翔,欲與初九相應,帶動其近鄰六五與上六二陰爻也跟隨下降(這就是不富以其鄰)分別與九二九三相應。這是三陰無實能以虛懷若谷,下應陽剛。無須相互告誡,而能誠信相合。這是因為內心有應下的意願。

翩翩:振羽飛翔。
不富以其鄰:陽爻為實為富,陰爻為虛為不富。六四陰虛不富,欲向下與初九相應,帶動其鄰六五上六二陰爻也跟隨下降。
不戒以孚:不待告戒而誠意相合。
皆失實也:外卦三陰有失實之象。
中心願也:內心所願。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六五陰居陽位,剛而能柔,居上卦之中。居君位,其與九二相應,具有中順之德,任用並順從剛中賢才九二,紆尊降貴,有如帝乙歸妹,降其尊貴身分以順從其夫,陰陽和合,獲得福祉,大吉。這是六五以中順之德來實踐任賢的願望。

帝乙歸妹:帝乙(紂王辛之父)將女兒嫁給周伯昌。
以祉元吉:獲得福祉大吉。
中以行願也:以中順之德來實踐任賢之心願。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上六陰柔無實,處泰之終。即泰卦氣數將盡,小人在朝勢力增強,君子勢力減弱,天下大亂,如同城牆傾倒于護城河,形勢已無法挽回。此時政令雜亂,上下之情不通,人心渙散。不可用兵。政令只能在己身邊處有效,要把目前的命運,明確告知追隨者,讓其各謀生路。雖然守正也無濟於事。

城復于隍:城牆倒塌,城土傾覆於壕溝(護城河),回復原來平地。隍是無水的壕溝,築城時將壕溝的土用來築城。
勿用師:不可用兵。當泰終時,上下之情不通,人心渙散,不可用兵。古時實行寓兵於農,要打戰時將人民召來應付戰事,在上下情不通,人心渙散想要用師也辦不到。
自邑告命:政令只能在自己身邊處有效。
貞吝:雖然守正,也無濟於事。
其命亂也:政令雜亂。

 

12. 否卦 乾上坤下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否卦天地閉塞,萬物不暢,正氣不伸面臨一個非人的世界,也就是小人得志當道,用事是非不明,黑白顛倒,君子堅持維護正義的行事方法是行不通的。乾陽君子被逐出決策核心圈,往外成為在野人士;坤陰小人在決策核心圈,往內成為執政者。否是乾天在上,坤地在下,天氣上升,地氣下沉,二氣背道而馳,不能交和,萬物得不到雨水滋潤而枯萎,即生機不能暢通。民惟邦本,君民上下隔絶,是邦無本,天下豈有無本之邦?否卦內卦為陰,故為內陰;外卦為乾為陽,故為外陽。陰性柔,陽性剛,卦象內陰而外陽,即小人在朝()用事,小人得勢;君子在野(),消聲匿跡,君子失勢。

天地陰陽二氣不交和,萬物得不到雨水滋潤而生機不暢,這就是否卦。君子處於否塞的時代,要收歛自己言行,連善行之德都要收歛,避免禍難;不可以仕祿為榮,否則將禍及其身,宜韜光養晦。

否之匪人:天地閉塞,萬物不暢面臨非人的世界,也就是小人得志當道。
不利君子貞:君子堅持維護正義的行事方法是行不通的。
大往小來:乾在上在外為大往;坤在下在內,為小來,即陽往陰來。
天地不交:天氣上行,地氣下沉,二氣背道而馳,不能相交。
萬物不通:萬物得不到雨水滋潤而枯萎,即生機不能暢通。
上下不交:民惟邦本,君民上下隔絶,是邦無本,天下豈有無本之邦?
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君子以收歛自己言行,連善行之德,都要收歛,避免禍難;不可以仕祿為榮,否則將禍及其身,宜韜光養晦。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否卦天地不交,上下隔絶,所以無應(註一)。初六居下卦之初,處否時,在下者為君子() 初六能與其類守正不動,平安無事,亨通。其守正是待時而動,志在獲得領導人的支持而進以濟天下。

註一:通常,初六與九四相應,因否卦天地不交,上下隔絕,所以無應。

註二:否卦陰居內卦,當為小人,何以初六爻辭解釋作為君子?易經具有隨時取義的特點,卦爻有時取義不一致,否卦就是這種情況。

志在君:處否時,君子不可進,守正不動。心未嘗不在天下,其志在得君而進,以濟天下,故志在君。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六二陰居陰位,居中得正,有柔順之象。處否時,以小人而言,能包容一切,逆來順受,同流合污,無所不為,是以小人得勢,所以是吉。可是大人堅持理念,固守正道,不願同流合污,即不與小人同類群,包受打撃,所以不會亨通。

 

包承:包容承順。

小人吉:處否時,小人為其本身利益,而順承於上,同流合污,所以吉。

大人否亨:在否時,大人固守正道,不肯順承於上,同流合污,而包受打撃,所以不會亨通。

不亂群也:不與群小為伍,同流合污。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為了自己的利益,包容一切羞恥的事,目無法紀,作盡羞惡之事,傷害別人。這是因為處位不當。

包羞:包容一切羞恥的事。
位不當也:六三陰居陽位,才低而亢進,不安於位。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有濟否之才,近君居大臣之位,其不躁進,奉九五君命行事,行濟否塞之事,即能行其志願,自然沒有災咎。其同志跟他濟否塞,也都獲得福祉。

命:九五君之命令(程頤註);謂天命(朱熹註)
疇:同類,同儕;範疇。
離祉:獲得福祉。離:附麗,附著。
志行也:可以施行傾否之志。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九五陽居陽位,陽剛中正居尊位。其具有很大的權力,負重大的責任,把握時機,休止否亂,吉祥。這是因其居中得正,且處至尊之位之故。惟否亂雖止,禍根仍在,當慮否之復來,要居安思危,戒慎恐懼。根治否亂,如同像桑樹一樣要把基盤─民間基層力量─紮得很穩。

休否:休止否亂。
大人吉:九五大人具有權力,負有重任,休止否亂,故吉。
其亡其亡:否亂雖止,禍根仍在,當慮否之復來,要居安思危,戒慎恐懼。
繫于苞桑:要像桑樹一樣把基盤─民間基層力量─紮得很穩。苞:叢生。桑:桑樹根深柢固。苞桑:叢生的桑樹。
位正當也:九五陽居陽位,居中得正居尊位能休止天下之否。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上九陽居陰位,剛而能柔,處否之終。物極必反,否發展到極點,該有人把否推倒,上九有陽剛之才,集眾人之力傾否。否極時憂在先,等到否傾時喜在後,否終則必傾,豈有長否之理。

上九:上九爻變為澤地萃,為精英相聚。
傾否:即以人為力量傾覆否塞。
先否後喜:否極時憂在先,否傾則喜在後。
何可長也:否終則必傾,豈有長否之理。

 

13. 同人卦 乾上離下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同人卦,上乾下離,六二是卦中唯一的陰爻居中得正,具備中正柔順之德,與九五君位相呼應,剛柔互濟,六二處於內卦離的文明中心,與外()卦乾天道自然相呼應,就是天火同人。同人卦與人聚集在曠野中,敞開心胸,不偏不私的結合同志,為至公的大同之道而努力,當然亨通。利於涉險犯難,唯須配合九五君上行事,並利於君子固守正道。文明是內卦離之德,剛健是乾卦之德,六二與九五均中正且相互呼應。以剛健且無私無偏之心來行事,這是光明之象,也就是君子所行的正道,才能通天下人共有的心志。

天在上,火性炎上,天火性質相同,是同人卦象。君子取法同人之道,在同人的世界,要和不同族群接觸交流,因此,必須了解並以同理心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習俗,才能展開和諧的人際關係,建立溝通合作的基礎。

同人于野:與人聚集在曠野中,不偏不私的結合同志。
利涉大川:喻利於涉險犯難,能克服困難。
利君子貞:利於君子固守正道。
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六二是卦中唯一的陰爻,且居下卦離之中,具備中正柔順之德,與上卦乾九五呼應,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乾行也:六二陰虛無實,須配合乾九五行事。
文明以建:內離卦卦德文明,外乾卦卦德剛健。
中正而應:六二與九五均居中得正,且彼此具有和諧的正應關係。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只有君子行正道,才能通天下人共有的心志。
天與火,同人:天在上,火性炎上,天火性質相同,是同人卦象。
君子類族辨物:君子對不同的族群能够異中求同,即審其異,才能致其同;辨別事物,同中求異。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初九陽居陽位,得正無應。在同人卦無應,象徵無所偏私。初九居同人之初,走出門外,一視同仁,無所偏私,廣博的與人交往,和睦相處,誰會責怪?故能無災咎。

同人于門:走出門外,一視同仁,與人交往,和睦相處。
誰咎也:何人能責怪?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六二陰居陰位,陰柔中正。與九五有應,有應本來是好事,在同人卦卻不好。和同於所系應,即局限於宗親,範圍狹窄,是有所偏。同人之道,範圍愈廣愈好,狹不好,僅和同於同宗,有偏狹之吝。

同人于宗:和同於宗親。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三陽居陽位,得正過剛,與六二親比。九三過剛行事偏激,欲與六二和同,但六二心屬九五。九三想以武力制服九五,但九五中正實力堅強,不是他所能力敵,於是在草莽中埋伏軍隊,伺機突襲,常登高山窺視。這是因發現對手實力堅強,沒有偷襲的機會。歷經三年不敢興兵作戰。只能安守本分,哪能強行?

伏戎于莽:在草莽間埋伏軍隊。戎:兵戎。莽:草莽。
升其高陵:登上高山窺視。
三歳不興:三年不敢興兵作戰。興:起。
敵剛也:對手(九五)實力堅強。
安行也:安守本分,哪能強行?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欲與六二和同而與九五為敵,其接近九五,如隔城牆,登上城牆欲進攻九五,回頭思想,以下攻上,奪取所好,是不義的行為。所以道義上不能做,因而不攻。因攻不可能達到目的,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行不通。若能反省回歸同人卦的法則,與人和同,和平處理,所以是吉。

乘其墉:登上城牆。墉:城牆。
弗克攻:不能攻,以下攻上,奪取所好是不義的行為。克:能够。
義弗克也:道義上不能這樣做。
則困而反則:受困而能返回該守的法則。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陽居陽位,陽剛中正。與六二中正相應,九五與六二二人同心,卻受九三九四二陽爻阻隔,悲嘆道義喪失而哭泣,後來歡笑。這是因九五與六二皆中正正直,二人同心,能突破萬難,達成心願。由於九五有強大軍隊做後盾,致使九三九四不敢輕舉妄動,放棄圖謀,最後讓九五與六二相遇,達成心願,終於歡笑。

號咷:大聲哭叫悲嘆道義喪失。
大師:龐大的軍隊。
克:勝。
中直:中正正直。
相克:克敵致勝。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居同人卦之終。僅在郊外與人和同,未能達到在野與人和同的至公大同境界,即未達心志,所以僅能無悔。

同人于郊:在郊外與人和同。
未未得也:心志未能伸張。

 

14. 大有卦 離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六五居上卦離卦光明之中,具有柔中之德。居君位,可以發佈命令,調度資源,具有龐大的影響力。全卦五陽爻皆應六五一陰爻,陽為大,具有實力的賢士都願為其效力,所以是大有。本卦內卦乾德剛健,外卦離德文明,亦即文明得以落實。行事能够上應天道,即順應自然運行的規律,並依照天時而行,大有收獲,所以是善,是大亨通。

上卦離為火,為日,下卦乾為天,形成火在天上,光明普照萬物,所以稱為大有。君子取法大有之道,遏止罪惡表揚善行,順應天理,美善的旨意。

元亨:至善,是大亨通。元:善之長;大。
柔得尊位:六五陰柔居君位。
大中而上下應之:六五居上卦離日之中,全卦五陽爻皆應合六五一陰爻。
曰大有:五陽爻皆應它,陽為大,具有實力的賢士都願為其效力,所以是大有。
其德剛健而文明:表示文明得以落實,因內卦乾德剛健,外卦離文明,所以文明得以落實實踐。
應乎天而時行:行事能上應天道,即順應自然運行的規律,並依照天時而行。
是以:因此。
火在天上:上卦離為火,為日,下卦乾為天,形成火在天上,光明普照萬物。
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君子取法大有之道,遏止罪惡,表揚善行,順應天理美善的命令(旨意)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初九陽居陽位,當位正無應,居大有卦之初。地位卑下,缺乏安全感,易產生排斥外來的文明,因此先要與他人建立不要交相害的關係。不能任意歸咎於人。這要以艱難警惕的態度修行,才能免除咎過。

无交害:不要交相害。
匪咎:不要歸咎於人。
艱則无咎:艱難警惕才能免除咎過。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二陽居陰位,居下卦之中。具有剛中之德,且剛柔互濟,與六五至尊相應,得六五君上之信任,賦予重任。九二剛中有才,能勝任重擔,如大車積載重物於其中,穩當可靠,不會覆敗。並可達到目的地,當然不會有災咎。

大車以載:用大車來承載重物,引申為能担當重任。古代大車指牛車。
有攸往:有目的的去。攸:所。
積中不敗:重物積載於其中而不覆敗。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三陽居陽位,當位得正,居下卦之上。為地方官之首,處大有時,能將其擁有的資源向天子進獻,受到嘉許。小人據此位置,則將財富據為己有,捨不得進獻天子。並以此財富為害作惡,因此,將產生災禍。

公用亨于天子:諸侯(地方首長)能以其資源向天子進獻。公:指諸侯(地方首長)。亨:進獻。
小人弗克:小人將財富據為己有,捨不得進獻天子。
小人害也:小人據此財富為害作惡,因而產生災害。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處大有時,已過半,是大有之盛。九四近君居大臣之位,苟太盛,易招忌,且四多懼,此時應敬惕戒懼,若能謙讓,不致太盛,則無咎。這是因賢智之士具有明察審慎的智慧,當其方盛,則知咎之將至,此時宜謙讓,才能免災咎。

匪其彭:不自以為盛大。彭:盛多之貌。
明辨晳:具有明辨事理的智慧。晳:通哲,明智,明白。

 

六五,厥(ㄐㄩㄝˊ)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六五君位,居上卦離卦之中。其持守柔中之道,具有誠信,以誠信感動其下,並與下屬交彺。因君上以誠信啓發在下者誠信的心志。君上有威嚴,讓臣下有所敬畏而得吉祥。這是因六五的威嚴是在平易中顯示的,其受人擁戴,令人心悅誠服,所以無須防範戒備。

厥孚交如:六五能以誠信對待下屬。孚:誠信。交如:互動交流。厥:其。
威如:有威嚴的樣子。
信以發志:六五君上以誠信來感動啟發下屬誠信的心志。
易而無備:平易近人而無須防備。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上九處大有卦之終,離卦之上。處明之極,唯至明,所以不居其有,而能將大有之盛廣施於人,也就是其能自助獲得上天旳保估,上天所幫助,必是順天理行事的人。要有信譽,別人才肯幫助。人若沒有信譽,誰肯幫助?人能誠信行事,並能順乎天理,又能尊重賢者,所以可獲得上天的幫助保佑,才能大吉大利,無所不利。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在繫辭上傳第十二章孔子對此加以申論:「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15. 謙卦 坤上艮下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ㄆㄡˊ)多益寡,稱物平施。

謙卦亨通,因有其德而不居。大自然法則公正無私,下濟萬物,如日月的光明普照四方。大地法則卑厚容物,使萬物得以維生,且地氣向上運行。大自然法則減損盈滿,增益謙虛者;大地法則地勢盈滿如高山卻會傾塌而下陷,高山的土石因流水的沖蝕而淤積於低潌的河谷,使得河谷增高;鬼神討厭且損害盈滿的人,而福佑謙讓的人;人的情感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好謙虛的人。謙者受人尊敬又展現光輝;表現謙卑,其效果之好,世間無物可以超越。君子保持終身謙遜,其能獲得福報及有好的結局。

上卦坤為地,下卦艮為山,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外卑下而內蘊高大之象,這是謙。君子取法謙之道,引聚財富,即把餅做大,使整體財富所得提高,水漲船高,低所得者隨著工資上漲而提高所得;衡量各種事物的輕重寡並使其平均分配。

君子有終:在謙卦,君子保持終身謙遜,獲得好的結果。
天道下濟而光明:大自然法則公正無私下濟萬物,如日月的光明普照四方。
地道卑而上行:大地法則卑厚容物,使萬物得以維生,且地氣向上運行。
天道虧盈而益謙:大自然法則,減損盈滿者,增益謙虛者。
地道變盈而流謙:大地法則地勢如高山盈滿卻會傾塌而下陷,高山的土石因流水的沖蝕而淤積於低窪的河谷,使河谷增高。
鬼神害盈而福謙:鬼神損害自滿的而福佑謙讓的。
人道惡盈而好謙:人的情感厭惡驕傲自滿者,喜好謙虛者。
謙尊而光:謙者受人尊敬又能展現光輝。
卑而不可逾:謙卑效果之好,世間無物可以超越。
地中有山,謙:上卦坤為地,下卦艮為山,山高大而居地之下,外卑下而內蘊高大之象,這是謙。
裒多益寡:一般解釋取有餘而補不足。劉君祖以引聚解釋裒,先把餅做大,增加社會總財富,整體所得增多,水漲船高,低所得者也因工資上漲而提高所得(易經密碼第二輯p312~313)。裒:減少;引聚。稱物平施:衡量各種事物的輕重多寡,並使其平均分配。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初六柔順處謙,居謙卦之下。為自處卑下之至謙,是謙而又謙的君子。因其能以謙卑的心來自我修養,並以至誠謙遜待人處事。在缺乏資源時,可以無中生有,借力使力,聚眾力以成事,一起涉險犯難,並可渡過險難,吉祥。

謙謙:謙而又謙,極謙。
用涉大川:借力使力,聚眾力以成事,一起涉險犯難,可渡過險難。用:老子曰:「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在缺乏資源時,就要借用眾人之力以成事。
卑以自牧:用謙卑的心來修養自己。牧:修養。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六二陰居陰位,居下卦之中。有柔順中正之德,因為陰承陽,柔承剛,其追隨其鄰九三,並與九三同聲相應而共鳴,因守正道可獲吉。因謙德發自內心,心悅誠服追隨九三賢能之士,而能有所得。

鳴謙:六二上承九三,受到九三的感應起唱和。
中心得也:中正之心能有所得。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九三陽居陽位,得正。陽剛有才,居下卦之上,為君王所信任,辛勸做事卻不跨張自己的勞苦,有功勞而能謙,即有功而不自居其功,且能持久不變。而為萬民所信服。所以能獲得福報,及有好的結局,吉祥。

勞謙:有功勞而能謙。
服:信服;擁護。

 

六四,无不利,撝(ㄏㄨㄟ)謙。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正。具備順正之德,近君居大臣之位,處於謙柔的六五明君與勞謙之臣的九三之間。六四發揮謙虛的美德,以敬畏柔順的態度侍奉君上,以卑順行為敬讓勞謙之臣,動息進退都能發揮謙德,所以無所不利。因其不違反謙德的原則。

撝:發揮謙德。撝:同揮。
不違則也:不違反謙德的原則。則:天則,自然規律。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六五陰居陽位,居上卦之中。具有柔中之德,居君位,君王能以謙順待下,能得到臣子人民的信賴與擁護,即收服人心。然為君之道,不可僅用謙遜,謙柔對君子一般人有效,對惡人驕橫之國是無效,對於不服從謙道者或國,則以武力去征伐,樹立威德。這是因不服謙德,而以武力解決。无所不利。

不富以其鄰:六五陰爻居尊位,能以柔中謙順之德,獲得臣子人民的信賴與擁護,即能收服身邊近處的人。易經裏,陽是實,是富的;陰是虛,是不富。以:用。鄰:近。
利用侵伐:以武力去征伐。侵:主動攻擊。
征不服也:謙德所不能服的,可使用武力解決。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上六陰居陰位,得正。與九三相應而共鳴,具備順正之德,處謙之極,其謙德名揚於外。可是轄區內仍有不謙順者,致其謙德普施的理念未能實現。可利用軍隊出師征討自己轄區內不謙順者,以迫使轄區內皆謙。

利用行師:採取軍事行動。
征邑國:征討轄區內不謙順者,以迫使其謙。
志末得也:謙德的理念未能實現。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學"易學 的頭像
"易學"易學

"易學"易學

"易學"易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