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上傳》
第十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 也,三才之道也。
易經一書,至廣至大,無所不包,所以廣大完備。伏羲氏畫八卦,只用三爻,是代表天地人 三才。後三畫卦不够用,所以將它重疊起來加以運用。因此,天地人三才由一變成兩,都是 由兩種相對立的因素構成。立天之道就是陰與陽,五爻為陽,上爻為陰,陰陽成象;立人之 道就是仁與義,三爻為仁,四爻為義,仁義成德;立地之道就是柔與剛,初爻為剛,二爻為 柔,剛柔成質。每一卦都兼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每一才有二爻,所以共有六爻。六爻就是指 三才之道。 悉備:理詳密;完備。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三才之道變動不居,六爻效法天地萬物變動的現象,稱為爻。爻有剛柔大小,上下貴賤,不 同的類別,代表著不同的物象,稱為物。萬物分陰陽,柔剛,爻性有陽剛,陰柔。六爻交雜 出現和爻位配合起來,增益其複雜性,這種狀態稱為文,即剛柔交錯曰文。這種錯綜複雜的 情況,處理恰當與不當,將會產生吉凶禍福、成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