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經 (1-5卦)
1. 乾卦䷀
乾:元亨利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卦具有元、亨、利、貞四德。乾取象於天,就是健。健是天體有規律運轉,永不停止。
元為天地萬物的本元,萬物都從大自然資取所需的元氣而始形成生命,其統領整個大自然。於時為春,萬物出生;於人為仁,君子修養以仁為首,才能擔任領導人,所以是眾善的首位。
亨為萬物之長,雲的運行,當陰陽和合,時機成熟就下雨,雨水滋潤萬物,各種物類在變化中成其形體。天地萬物散在各處,會聚起來,以有易無,所以亨通是嘉美的聚會。於時為夏,旺盛暢茂;於人為禮,能够配合禮儀來行事。
利者為萬物之遂,利要符合社會公義,人人獲得保障,各得其宜,則祥和無爭,所以說利者義之和也。於時為秋,萬物成熟收成;於人為義,利益萬物,使萬物各得其所宜,所以合於義。
貞者萬物之成,貞是正,是固,堅持正直能够順利處理事情,所以說貞者事之幹也。於時為冬,收成固藏;於人為智,智者能堅持正確方向、意志、及正道,把事業固守下來,永續經營。
宇宙光明終而復始,生生不息。乾卦六爻依照不同的時序而形成,順應時勢來行事。以六爻象徵六龍,即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及亢龍,在不同的情況做法有別,這樣進退不失其時,而且可以順著環境的變化適當的管理,如同駕馭變化不測的龍在天地間飛馳,以執行天道運行的規則。天道變化,大自然運轉,使萬物產生變化,萬物各自安頓其本性與壽命。保障群體,各存其異,互相合作,相處和諧,以求共存共榮,並固守創造出來的東西。若各國領袖出自民間,瞭解民間疾苦,能苦民之苦,為人民謀福利,則各國都能獲得安寧。
天道運行不息,君子要效法天道運行,立身處世自立自強,永不停止的努力,以求進步。
乾元為為萬物生長的本源,其發揮作用將險難化解為助力,為創造萬物亨通的元始,是眾善的首位。亨義為通,把各地產物會聚起來,以有易無,提升人民生活水準,所以是嘉美的聚會。利益的分配符合社會公義,透過適當的協調,使大家各得其宜,各安其分。公正且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是處事的主要原則。君子能實行這四種德行者,就符合乾卦卦辭所說的「元、亨、利、貞」四德。
乾元是萬物的根源,開始發揮作用,能創造萬物亨通。要保有創造的成果且獲利,就要消化吸收並守住。能否守住,永續經營就是性和情的問題。性是本,是能知覺、思想、理智;情是情緒,就是喜怒哀樂,性情若以性統情,就不會情緒的衝動而失其正。
乾元為善之長,用美好的利益利天下,也就是大公無私的服務大眾,却不跨耀它對天下的貢獻,真是偉大!偉大的乾卦,乾卦六爻全是陽爻是剛,乾是天,也是健,天無私覆,所以說至為剛健,行中道公正不偏。上下二卦不雜曰純,六爻盡陰陽不雜曰粹,精為純粹之極,也就是最為純粹的精氣。六爻代表不同的時位,處在不同的時位就要將其特性發揮,六爻的推演變化,透過爻變、變卦、綜掛、錯掛等的變化,觸類旁通,能將乾卦的卦義充分發揮,就能說明萬物的情況。乾卦六爻的爻辭可以順著環境的變化,適當的管理,如同駕馭變化不測的龍在天地間飛馳,以執行天道運行的規則。雲的運行,陰陽和合,時機成熟就下雨,滋潤萬物,於是天下太平。
乾:取象於天,就是健,健是天體有規律的運轉,永不停息。
元:萬物之始,為大、為善、為根本、為創造、為生生不息。
亨:萬物之長,成長通達無礙;亨通;嘉美之會。
利:宜也,對一切都有利而和諧;萬物之遂,祥和而無害。
貞:萬物之成;事之幹也;貞正、堅固。
從天體的運轉,「元亨利貞」為春夏秋冬,元就是春,亨就是夏,利就是秋,貞就是冬。從修德而言,「元亨利貞」為仁義禮智,元相當於仁,亨相當於禮,利相當於義,貞相當於智。
大哉乾元:偉大的乾卦,為天地萬物的本元。
萬物資始:萬物都從大自然(天)資取生命所須的氣,而開始形生命。資:取用。
乃統天:乾元統率大自然,原始萬物的根元。
雲行雨施:指氣之亨。雲的運行,陰陽和合,時機成熟而下雨,雨水滋潤萬物,顯現生機。
品物流形:指形之亨。各種物類在變化中成其形體,流行、成形。
大明始終:宇宙光明,終而復始,生生不息。大明:宇宙光明。
六位時成:乾卦六個爻位,依照不同時序而形成。
時乘六龍以御天:順應時勢來行事,如同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六龍在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做法,這樣進退不失其時,以執行天道的規則。
乾道變化:天道變化,大自然運轉使萬物產生變化。亦引伸為乾卦的功能,所引發的變化。乾道:天道。
各正性命:萬物各自安頓其本性與命運。
保合大(太)和:萬物保存聚合,並處於最和諧的情況。保:保存。合:聚合,結合。大和:陰陽會合,中和之本。
乃利貞:達到合宜而正固。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1)乾道創造出萬物,普世(萬國)都能獲得安寧。(2)領導者能效法天德以為治,則各國皆可祥和安寧。
天行健:天道運行不息。行:運行。健:運行不息。
自強不息:效法天道運行,立身處世,自立自強求進步,永不停止的努力。不息:不停止。
元者,善之長也:元義為元始,生物之始。於時而言,萬物出生均在春天;於人而言,君子以仁為體,修養以仁為首,才能長人,所以是眾善的首位。
亨者,嘉之會也:亨義為通,把各地產物會聚起來,以有易無以養人,所以是嘉美旳聚會。於時而言,夏天萬物旺盛暢茂;於人而言,則合禮,禮最為繁複,與嘉美聚會相類似。
利者,義之和也:利是義,各得其宜,各安其分。物物相通的目的之一在互利,透過適當的協調,各得其宜,所以是合於義。於時而言,秋天萬物成熟,收成;於人而言,則為義,和諧的得其分。
貞者,事之幹也;貞是正,是固。公正是處事的主要原則,於時為冬,收成固藏;於人為智,智者能堅持正確方向及意志。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君子效法天地生養萬物的仁心,足以担任領導人。體:體會。
嘉會足以合禮:人民聚會一處,相互溝通,這種美好的聚會要能够配合禮儀來行事。
貞固足以幹事:堅貞、守正能够處理事情。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乾元是萬物的根源,開始發揮作用,能創造萬物亨通。
性情也:性是本,是能知覺、思想、理智;情是情緒,就是喜、怒、哀、樂。性情若以性統情,就不會情緒的衝動,而失其正。
美利利天下:以美好利益天下。
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乾是天,也是健,是天行健,乾卦六爻皆陽,陽爻是剛,所以說乾卦是剛健的本質,其行中道公正不偏。上下二卦不雜曰純,六爻畫陰陽不雜,曰粹,精為純粹之極,也就是最為純粹的精氣。
六爻發揮,旁通情:乾卦六爻代表不同的時位,在不同的時就要將其特性發揮,六爻的推演變化,透過爻變、變卦、綜卦、錯卦等的變化,觸類旁通,能將乾卦的卦義充分發揮,就能說明萬物的情況。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文言曰: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神靈,能飛,潛水及爬地,其能屈能伸,變化莫測,常喻為君王或有才德的人。乾卦六爻以龍為象,其具備能適應不同環境,不同時位的特質。
在時機未成熟時應如龍之潛藏,不宜有所作為。勿用不是不用,是待時而用。初九陽爻在本卦之初,處在下、在基層,不為人所知。
何謂潛龍勿用?孔子說有才德的人德行隱藏不可見,不隨世俗同流合污而改變其從道之志。
不爭取世俗的虛名而炫耀於世,樂於避開世俗隱居,即使受到世人批評反對也不會悶悶不樂。合於道則行之,不合於道就不做,其意志堅定不可動搖,此為潛龍的德性。
初九陽爻在本卦之初,陽道將萌未萌,如同潛龍。喻處在下、在基層,位置太低,位卑職輕,不為人所知。此時,宜潛伏做好準備,潛藏以待時。
君子以修心養性成就德性為目標,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標準。
潛就是隱伏不現,在客觀環境未成熟時,潛伏做好準備,沒有表現可見,此時不宜有所作為。所以君子弗用,不是不用,而是待時而用。
潛龍:潛伏中的龍,喻在客觀環境未成熟時應如龍之潛藏,以待時。
勿用:不宜有所作為,為則不利。勿用不是不用,是待時而用。
陽在下:初九陽爻在本卦之初,喻在基層,不為人所知。
龍德隱者:喻有才德的人,其德行隱藏不可見。
不易乎世:不隨世俗同流合污,而改變其從道之志。
不成乎名:不爭取世俗的虛名,而炫耀也。
遯世无悶:樂於避開世俗,心無煩悶。遯:隱。悶:煩悶。
不見是而无悶:世人都批評反對不以為是,也不會悶悶不樂。
樂則行,憂則違之:內心感到快樂的事就去做,內心感到憂慮就不去做。
確乎其不可拔:意志堅定不可動搖。確乎:確然。拔:動搖。
下也:位卑職輕。
陽氣潛藏:初九陽爻在本卦之初,陽道將萌未萌,如同潛龍,宜潛伏做好準備,潛藏以待時,不宜有所作為。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君子以修心養性成就德性為目標,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標準。
隱而未見,行而未成;在客觀環境未成熟時,隱伏著沒有表現可見,潛伏做好準備,此時不可有所作為。
是以君子弗用也:所以君子不是不用,而是待時而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文言曰: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潛伏的龍已出現在地面上,象徵有德行的人已浮出枱面,利見需要時可以幫助的貴人(指九五),以行其道,並將恩德普施於民眾。
何謂「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孔子說有才德的人行中正之德,不偏而無私,平常講話遵守信用,行為小心謹慎,防止邪惡,保持誠心。有功德於世也不自稱其功,其德行廣大,且能教化世俗,轉移風氣。等待時機晋見貴人(指九五),以貴人的恩賜而有所作為,讓恩澤(德)普施予民眾。
有德行的人,已浮出枱面,但還未被當時執政者所用,所以需要晋見大人,以期大人的提拔。
文明是離卦的象,九二爻變為離、為火,而為天火同人卦,照顧基層,並呈現天下文明,也是未來的希望。
君子透過學習累積知識,透過詢問質疑辯論辨別是非;待人接物,寬容處世;做事要有仁慈心,這四項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德行。
見龍在田:龍出現在地上,喻人浮出枱面將有所作為。見:通現。田:在地上。
利見大人:利於晋見有德有位的貴人(指九五),必有所獲,以發揮濟世之才。
德施:恩澤普施予民眾。德:恩澤。
龍德而中正者也:有才德的人,行中正之德,不偏而無私。
庸言之信:平常講話必遵守信用。庸:平常。之:必,至。
庸行之謹:平常的行為必須小心謹慎。
閑邪存其誠:防止邪念,保持誠心。閑:防止。
善世而不伐:有功德於世,而不自誇耀。善世:施善於世。伐:自誇。
德博而化:德行廣大,且能教化世俗,轉移風氣。博:廣大。化:教化。
君德:君子德行。
時舎也:未為時用(朱熹註);隨時而止(程頤註)
天下文明:下卦九二爻變為離、為火,而成為天火同人卦,文明是離的象,天火同人,象徵天下文明。
學以聚之:透過學習累積知識。
問以辯之:透過詢問質疑,辯論,辨別是非。
寬以居之:待人接物,寬容處世。
仁以行之:做事要有仁慈心。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文言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終日乾乾,行事也。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君子效法乾卦的德與剛健中正的精神,自朝至夕,無時無刻勉勵自己,戒慎驚惕,精益求進,反復其道,雖有危險但不會有災禍。
何謂「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孔子說有才德的人進德修業,努力不懈,至夜晚仍戒懼警惕自己。其進退動息必以道為法。忠和信是進德的主要基礎。言行謹慎,本乎至誠是立業的根基。知所應為者即為之,才能把握先機;知所當終之時,即終止,可以保存全始全終的義理。是以居高位而不驕傲,處在低位也不憂心。故自強不息,隨時知所警惕戒懼,能這樣,雖處危境,必可免於災咎。
君子效剛健中正的精神、自強不息,謹慎處事。
君子永遠與時俱進,與時偕行。
乾卦上卦是剛,下卦也是剛,兩卦交際的九四、九三爻是重剛,九三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快要重了,即面臨艱難的環境,九三爻不得中位,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只有隨時勤勉警惕,雖然有危險,也能轉危為安。
乾乾:健健;自強不息,努力不懈。
夕惕若:至夜晚仍戒懼警惕自己。若:相等;如;語助詞。
厲无咎:面臨危險,可無災咎。厲:危險。咎:過錯,災難。
修辭立其誠:說話之前要仔細斟酌,本乎誠信,並做好完美的表達,講出來的話要負責任,要能兌現。
居業:守其功業。
知至至之:知所當至之處,努力的去達成。
可與機也:才能把握先機。幾:事情未顯時的機微徵兆。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知道應該終結時,立刻終止,可以保存全始全終的義理。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所以自強不息,努力不懈、隨時知所警惕戒懼。
終日乾乾,行事也:君子效法剛健中正的精神、自強不息,謹慎處事。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君子終日自強不息,隨時而進。
九三重剛而不中:乾卦上卦是剛,下卦也是剛,兩剛之間的九三爻,九四爻是重剛,九三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快要重了。下卦二爻為中,三爻已過中,所以不中。
因其時而惕:所以只有隨時勤勉警惕。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文言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也。進退无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或躍在淵,自試也。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陽居陰位,面對處境艱危,要剛而能柔,面對深淵要往上躍升,還是在淵安居,視情而定,不會有災禍。若能把握時機而進,不會有災咎。
何謂「或躍在淵,无咎」?孔子說君子進退要謹慎,或者在上位,或者在下位,沒有一定的常規,而不是為了自己邪念私心。或上進、或退隱也沒有固定的規律,不是離開人群,只求私利。君子進德修業要把握時機,時當上進則上進,時當退下則退下,所以無災咎。
或躍在淵,要自試,就是要模擬能否擊敗對手而躍登九五之尊,且要看能否勝任九五尊位。
乾道就是不斷的變化,九四爻由下卦進入上卦,由內卦進入外卦,代表劇烈的變動(改革),面臨或躍在淵的處境,要改變奮鬥的方式,否則無法應付。
九四爻如同九三爻面臨兩剛之間,由內卦進入外卦,由下卦進入上卦是重了,居上卦之下故不中,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四爻在人位,為何說中不在人?九四爻居大臣之位,面臨官場的鬥爭,處危險的位置,為保護自己而採低調,且不能以真實面目去應對,而用各種面具來掩護真實面目,就是中不在人。處在九四的地位,上躍九五尊位,下居在淵初位,沒有恆常的法則遵循,要自行權衡而定上下進退,結果能恰到好處,所以無咎。
或躍在淵:或者跳躍而離淵,或者在淵安居,視情況而定。
進无咎:把握有利時機而進,無咎。
上下无常:或者在上位,或者在下位,沒有一定常規。无常:變動不定。
非為邪也:不是為了自己的邪念私心。
進退无恒:或上進、或退隱,沒有固定的規律。
欲及時也:把握時機,時當上進則進,時當退下則退。
自試也:就是要模擬能否擊敗對手而躍登九五之尊,且要看能否勝任其位。
乾道乃革:乾道是不斷的變化,九四爻由下卦進入上卦,由內卦進入外卦,代表劇烈的變動(改革),面臨或躍在淵的處境,要改變處事的方式,否則難以應付。
中不在人:九四居大臣之位,面臨官場的鬥爭,處危險的位置,為了保護自己而採低調,且不能以真實面目去應對,而用各種面具來掩護真實面目,就是中不在人(參見劉君祖易經密碼第一輯p.164)。
或之:懷疑不定。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九五剛健中正居君位,得時得位,如同龍在天空飛翔,自由自在無所不遂;需要找優秀的人才(九二)來輔佐,以發揮自己的意志,澤及萬民,創造人民旳福利。
何謂「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子說天地間各類族群聲音相似的同類動物,會產生共鳴;氣機相似的族群,彼此交感,互相追求。水性往低處潮濕流,火性向乾燥的物質燃燒。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彼此吸引,互相感通。聖人的作為,闡明萬事萬物之理,使人對事物有所認識。依存於天的親近上面,依存於地的親近下面,各以類相從而能各得其所。本段強調九五應該接見九二大人並重用之,那麼社會上賢人就會同類相感,出仕為國做事。明君賢臣共同治國為民,並施德於天下,惠及全民。
九五獲得君位,高高在上,施展抱負,治理一切。
九五登上君位,要行天德,即大公無私,為人民謀福利。
大人具有像天地大公無私的德性;像日月一樣發光發熱,帶來希望;像配合春夏秋冬的時序,做合乎時宜的事,才能事半功倍;像其心志與鬼神相通,如心善,行善就與鬼神合其吉,如心惡,行惡就與鬼神合其凶。大人是具有高瞻遠矚,掌握先機,提前佈局,這是先於天道行動而與天道不相違背;對於後天環境的演變,可以跟上不會落後,就是奉天時。天都不能違背,何況是人與鬼神?
飛龍在天:九五剛健中正居君位,得時得位,可以發揮自己的意志。如同龍在天空中飛翔,自由自在無所不遂。
利見大人:應該接見有才德的人(指九二),發揮其作為,共同治國為民。
大人造也:有才德的人可以大有作為,廣施恩德,惠及全民,即創造人民的福利。造:作為;創造。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各類族群,聲音相似的同類動物,會產生共鳴;氣機相似的族群,彼此交感,互相追求,即同類相感。
水流濕,火就燥:水性往低濕流;火性向乾燥的物質燃燒。
雲從龍,風從虎:雲跟著龍而動,風跟著虎而生,彼此吸引,相互感通。
聖人作而萬物覩:聖人的作為,闡明事物之理,使人對事物有所認識。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依存於天的親近上面,依存於地的親近下面。
各從其類:一切事物,各自依從其類同的性質而相聚。
上治也:獲得君位,高高在上,治理一切。
乃位乎天德:登上君位,要行天德,即大公無私,為人民謀福利。
與天地合其德:具有像天地大公無私旳德性。
與日月合其明:像日月一樣發光發熱,帶來希望。
與四時合其序:像配合春夏秋冬的時序,做合乎時宜的事,才能事半功倍。
與鬼神合其吉凶:像其心志與鬼神相通,如心善,行善就與鬼神合其吉;如心惡,行惡就與鬼神合其凶。
先天而天弗違:能掌握先機,提前佈局,先於天道行動而與天道不違背。
後天而奉天時:對於後天情勢的演變,可以跟上不會落後,就是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天都不能違背,何況是人與鬼神?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上九處最高位,高高在上,倨傲盈滿將招禍而後悔。因其無法持盈保泰,未能持久保盈。如同飛龍飛到高處,力氣已衰,不可能再進,又不願下,陷於困境而後悔。
何謂「亢龍有悔」?孔子說上九高貴卻無位,無民,無賢人輔佐,處境不佳,務必謹慎,不要輕舉妄動,極易動輒得咎而會後悔。
上九到了最高峯還充滿傲慢與偏見,引發各種災害。
上九隨著時間變遷,到了極限之處,無路可走。
亢龍處於高位,只知進取而不知退守;只知存在而不知滅亡;只知取得,即貪得無厭,卻守不住而最後喪失一切。只有聖人的智慧,才知進、退、存、亡的道理,能够掌握分寸,恰到好處,可以正確應對。唯有聖人才能做到。
亢龍有悔:處於顛峰,務必謹慎,若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失,必會後悔,如同已經飛得極高的龍,還一直亢進而不知適可而止,就會遭遇到後悔的事。
盈不可久也:盛極必衰;無法持盈保泰;未能持久保盈。
高而无位:身分尊貴,卻無職位。
高而无民:身分高貴,卻無民親附。
賢人在下位而无輔:下面有賢人卻不來輔佐。
是以動有悔也:所以一動就會後悔。
窮之災:上九處於極尊貴的位置,卻無位,無民,還呈傲慢的態度,引發災禍。
與時偕極:上九隨著時間變遷,到了極限之處無路可走。
知進而不知退:只知進取而不知退守。
知存不知亡:只知存在而不知滅亡。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易經傳統筮法,占得乾卦六爻皆九(老陽),九為變爻,變為八(少陰),就成為乾之坤,乾變坤又不是坤,乃以用九解釋。
乾卦是純陽卦,用九時六個陽爻皆變。所以剛而能柔,剛柔互濟,也就是群眾均能自立自強,遵守自然規律,和諧平等相處,各盡其職不需要領導者,也就是不要有領導者居於其上,肆行掠奪欺壓眾人,吉。如同出現一群龍出現,勢均力敵,都不以首領自居,天德大公無私。一有首領就有私心會產生弊端。領導者出現問題,將禍國殃民。
人若能如熊十力所言自治、自尊、自主、獨立、平等的境界,全人類和諧平,無有統治階層,也就是沒有野心者以強權壓制眾人,就可達天下太平(註),這是個理想世界。
天無私覆,天德好生,公平、平等待物,表現出天道的規律。
用九:乾卦為純陽卦,六爻皆變者,就是用九,也就是用變其具有剛健之體,又有陰柔之德,剛柔互濟。
見群龍无首,吉:乾卦為純陽卦,六爻皆變,剛而能柔,剛柔互濟,所以說是吉祥。如同出現一群龍,卻無首領,居於其上,欺壓眾庶。
天德不可為首:群龍出現,勢均力敵,和諧相處都不以首領自居。天德大公無,有首領就可能會有私心,因而產生弊端。領導者出現問題,將禍國殃民。
天下治也:人若能如熊十力所言,自治、自尊、自主、獨立、平等的境界,人類和諧平等,無有統治階層,也就是沒有野心,以強權壓制眾,就可達天下太平,這是個理想世界。
乃見天則:天無私覆,天德好生,公平平等待物,表現出天道的規律。
註:熊十力〝讀經示要〞,民國五十九年台北廣文書局影印民國三十四年重慶南方印書館初排本。
2.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卦如同乾卦一樣,具有元享利貞四德,但其條件為利牝馬之貞,即要像母馬一樣柔順,配合公馬行事,守正道,必然吉祥。君子有所行事,開始迷失方向,但迷途知返,知道順從乾卦的天道,即以乾道為主。
至廣的坤卦元德,它是順承天道,萬物賴之以維生。大地廣大厚重,能負載萬物,坤德配合乾德,沒有止境.其能包容萬物,使萬物得以維生。母馬的陰柔,與坤地陰柔類似,母馬能在無垠的大地奔馳。母馬柔順,適宜配合公馬行事而守正。君子有自己的目標,依其目標而行,剛開始迷失方向,但會迷途知返,知道順從乾卦的天道為主,即處後為常。利於往西南方,西南是陰方,坤卦也是陰方,從其類,得朋友幫助。東北是陽方,離開其同類,會喪失朋友。但因順從於陽,陰陽合能生成萬物,值得慶賀。能像大地一樣的安祥,貞守正道,則會有吉祥。因為安祥,貞守正道的德行,與大地廣大無邊一樣。
坤卦是象徵大地的形勢,山河大地有險阻,面對障礙,要能容忍耐心克服。君子效法坤地之深厚載育萬物的德性,而要以寛厚之德,容人容物。
坤卦六爻皆陰,是至為柔順,陰極轉陽,一旦動起來就會剛強。其體態是至為寧靜,而有方正的德性。行事不宜爭先,爭先易迷失方向,坤在乾後,順著乾天運行,為坤順的常道,即處後為常,得主信任,主從先後配合得宜,其含容萬物,化解衝突,化成光明。坤道柔順,順承乾卦的天道按時運行,即要順應天氣,而生長萬物。
利牝馬之貞:宜柔順且堅守正道。如母馬的柔順,且配合公馬行事的德性。
有攸往:有所行事。 攸:所。
先迷後得主:開始迷失方向,但迷途知返,知道順從乾卦的天道為主。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西南是陰方,坤卦也是陰方,從其類,得朋友幫助。東北是陽方,離開其同類,喪失朋友。但因順從於陽,陰陽合能生成萬物。
安貞吉:安守正道,吉祥。
至哉坤元:至廣的坤卦元德。
萬物資生:萬物賴之以維生。資:憑藉。
乃順承天:由乾的施作,及坤之接受,才能成物,所以說它是順承天道。
坤厚載物:大地廣大,能負載萬物。
德合无疆:坤德配合乾德,沒有止境。
含弘光大:其能廣大的包容萬物,光明盛大。含:包容。弘:寛裕。光:照明。大:博厚。
品物咸亨:萬物得以維生,亨通暢達。
牝馬地類:母馬陰柔,與坤地陰柔類似。
行地无疆:母馬能在無垠的大地奔馳。
柔順利貞:母馬柔順適宜配合公馬行事而守正。
君子攸行:君子有自己的目標,依其目標而行。
先迷失道:開始(或爭先)易迷失方向。
後順得常:坤在乾後,順著乾天運行,為坤順的常道。
乃與類行:從其類,與朋友一起行事。
乃終有慶:因順從於陽,陰陽合能生成萬物,值得慶賀。
安貞之吉,應地元疆:像大地一樣的安祥,貞守正道,會有吉祥,因為安祥,貞守正道的德行,與大地廣大無邊一樣。
地勢坤:坤卦象徵大地的形勢,山河有險阻,面對障礙,要能容忍,耐心克服。
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效法,坤地之深厚載育萬物的德行,而要以寛厚之德,容人容物。
坤至柔而動也剛:坤卦六爻皆陰,是至為柔順;陰極生(轉)陽,一旦動起來,就很剛強。
至靜而德方:坤體是至靜,而有方正的德行。
後得主而有常:坤在乾後,順著乾(主)天運行,為坤順的常道,即處後為常。
含萬物而化光:含容萬物,化解衝突,化成光明。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坤道柔順,順承乾卦的天道按時運行,即要順應天氣,而生長萬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踩到霜時,顯示陰氣開始凝聚,順著天氣變化,必至結成堅冰。這是因陰氣開始擬聚,由事情微小的跡象,可推論未來發展趨勢,而作危機處理以減少損失。
如累積善行者,其子孫必然受到福報;累積惡行者,必然禍及子孫。臣子殺君犯上,兒子殺父犯上,這種罪行不是偶發的,而是長時間養成的。弑君行為來自不敬,弑父行為來自不孝,逐漸累積而來。若在小惡時加以懲罰,防微杜漸,就不會有弑君弑父的罪行。文言所言順,不是卦辭坤順承乾,而是順著敗壞趨勢發展,也就是陰道-小人之道逐漸盛長,以至造成大害,開始行惡之時,就應該制止之。
履霜堅冰至:走在霜降的地面上,象徵凍成厚冰的日子快到了。履:踐踏。霜:初六陰氣微弱,以霜喻之,表示危機即將來臨。堅冰:喻形惡劣到極點。
陰始凝也:踩到霜時,顯示陰氣開始凝聚。
馴致其道,至堅冰:順著天氣自然變化,必至於結成堅冰。馴: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累積善行者,其子孫必然受到福報。餘慶:福及子孫。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累積惡行者,必然禍及子孫。餘殃:禍及子孫。
弑:以下殺上。
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偶發的,而是長時間養成的。
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弑君的行為自不敬開始,弑父的行為自不孝始,逐漸累積而來,如在有小惡時,加以懲罰,防微杜漸,就不會有弑君弑父的罪行。
蓋言順也:此處順不是卦辭坤順乾,而是順著敗壞趨勢發展,也就是陰道-小人之道逐漸盛長,以至造成大害,在開始行惡之時就應該制止。
六二 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六二陰居陰位,居中得正,具有中正柔順之德。直就是正直,是自然的本性;方就是方正,以正義的準則規範外在的行為;大就是大地的包容萬物,具有包容的美德。六二順承天(乾)道而動,其行為正直且方正。直方大是天生具有的美德,因此不去學習也不會不利,而且可以把地道生長萬物的功能發揚光大。
直就是正直,方除了方正外,處理事請情要正當且合宜。君子以敬慎的態度,保持內心的正直,且以方正、正義規範外在的行為。能做到敬與義,德就不孤,德不孤必有鄰,鄰愈多德愈大。不習无不利有兩種解釋,直方大是天生具有的美德,不需要學習也不會不利;另一解釋「性相近,習相遠」,若受後天習氣的污染而作惡,那不如不習,也沒有不利。所以不必懷疑其所作所為的正確性。
直方大:直就是正直;方就是方正;大就是博大,大地的包容萬物。
六二之動,直以方也:坤的柔順主靜,卻隨乾健而行動,它內心正直,以方正正義規範外在行為。
地道光也:地道生長萬物的功能含弘光大。
方,其義也:方除了方正外,處理事情要正當且合宜。
君子敬以直內:君子應以敬慎的態度,保持內心的正直。
義以方外:以方正,正義規範外在行為。
敬義立而德不孤:做到敬與義,德就不孤,德不孤必有鄰,鄰愈多德愈大。
不疑其所行:不必懷疑其所做所為的正確性。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文言曰: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形勢不利。本身擁有美德才能,不宜張揚,含蓄靜守,考量形勢要固守正道。等待時機發揮才能。居官從政時,努力做事,功成不居。這是智慧光大的表現。因為功成不居,則能善終。
六三陰柔雖有內在美,因時不對,只能內歛,不可表現出來。若居官從政,努力做事,有成就不敢居功,這需要具有智慧。地道應奉天命行事,妻道應奉夫命行事(不合時宜),臣道應奉君命行事。所以,地道是順天而行,代天成物,把事情圓滿完成,而不使其成名,即成功不居,則能善終。
含章可貞:擁有美德才能,不宜張揚,可貞固守之。含章:蘊涵美德;含晦章美。可貞:可貞固守之。
或從王事:或在官場,職場做事。王事:官場、職場之事。
无成有終:盡職行事,功成不居,有功歸之於主,則能善終。
以時發也:等待時機,發揮才能。
知光大也:智慧才能深遠廣大。
陰雖有美,含之:六三陰柔雖有內在美,因時不對,只能內歛,不能表現出來。
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地道順天而行,代天成物,把事情妥善處理完成,不居功,則有善終。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文言曰: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正不中。近君居大臣之位,處上下卦之交,無承無應,身在是非之地,要括囊,把口袋繫緊,以免物外漏,無過咎。即言行要敬慎恐懼,避免被害,以求自保。無讚譽。
大自然的天地陰陽二氣互相配合感應,則萬物生,植物蕃茂;在人事上,賢人出,國家太平。陰陽二氣不相感應,天地閉塞,環境惡劣;在人事上,政局昏亂,闇無天日,於不可為時,賢人隱居,言行謹慎如同括囊,繫緊口袋晦藏,求無過錯,無讚譽。
括囊:將袋口繫緊,以免物外露,喻封口,謹言慎行。
慎不害:言行謹慎,以免被害。
天地變化,草木蕃:大自然的天地陰陽二氣互相感應,生養萬物,草木蕃茂。
天地閉,賢人隱:天地閉塞,環境惡劣,政局昏亂,於不可為時,賢人隱居不出。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言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六五陰居陽位,在上卦之中。且居尊位,柔而得中,具備中順之德。黃是中道的象徵,裳是下服。守中謙恭而能居下,象徵坤德,無為而治,治理國家天下,大吉。這是因能以文德和平的方式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六五持守中順美德,通達事理,能以正道居其位,且守坤體柔順之道處世,內心蘊藏美德,而讓四肢暢通,採取行動,能成就事業,美德達到極致,大吉。
黃裳:黃色是代表中色。也是地之色。裳:古人衣服下身部分稱為裳。
元吉:大吉。
文在中也:用文德以和平方式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坤為文,文就是剛柔交錯。文明、文理、文德。
黃中通理:持守中順美德,通達事理。
正位居體:以正道居其位,而守坤體柔順之德處世。
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內心蘊藏著中順美德,而讓四肢暢通。
發於事業,美之至也:採取行動,成就事業,美德達到極致。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文言曰: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上六陰居陰位,處坤卦之極,陰理當順從於陽。上六陰盛至極,不再順從於陽,而與陽發生衝突,引發戰爭,陰陽在野交戰,兩敗俱傷,流下玄黃的血。這是坤道走到窮途末路。
由於陰盛到極點,與陽勢均力敵,因其嫌自身無陽而自稱為陽、龍,其實乃為陰類,這是血緣的關係。因其不順從於陽,為陽所疑,而與陽發生衝突,引發戰爭,陰陽在野交戰,結果兩敗俱傷,流下天色玄與地色黃混雜的血。
龍戰于野,其血玄黃:上六陰盛至極,不再順從於陽,而與陽發生衝突,引發戰爭,陰陽在野交戰,兩敗俱傷,流下玄黃的血。野:郊外。
其道窮也:坤道走到窮途末路。
陰疑於陽必戰:陰當順從於陽,若陰盛極與陽勢均力敵而不順從於陽,為陽所疑,二者必然發生戰爭。
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陰盛極嫌自身無陽,而自稱為陽、龍。
猶不離其類,故稱血焉:陰雖以陽自居,而實仍為陰類,這是血緣的關係。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所謂玄黃者為天地混雜旳頻色,天是玄色,黑中帶些赤色,地是黃色,血有玄黃二色,兩敗俱傷之象。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易經傳統筮法,占得坤卦六爻皆六(老陰),六為變爻,變為七(少陽),坤卦就成為坤之乾,坤變乾又不是乾,乃以用六解釋。
坤德本性柔順,惟柔順之德,不易常久維持,在用六時,利宜永久固守柔順之德,以創造盛大圓滿的結局。
用六:占筮得坤卦六爻皆六(老陰),六為變爻,變為七(少陽)坤卦就成為坤之乾,坤變乾,又不是乾,乃以用六解釋。
利永貞:利宜永久固守柔順之德。
以大終也:以創造盛大圓滿的結局。
3. 屯卦䷂
屯(ㄓㄨㄣ),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屯卦具有元亨利貞四德,元是開創力,亨是暢通無阻,利是有成就,貞是要固守正道。乾卦是純陽卦,坤卦是純陰卦,剛柔不相交接。自屯卦起,乾坤剛柔,陰陽始交而有生命,就需面對各種險難。下卦為震動,上卦為坎險,向上震動遇坎險,因此,不急於向外發展。雷雨充滿天地之間,天地始生萬物,大地欣欣向榮,蓬勃生機,但雜亂無章。此時,宜建立有效的管理組織系統或資訊系統,在建立之初,事務繁多,片刻不得安寧,所以要掌握正的方向與時機,以夙夜匪懈守正的態度,克服困難,逐漸壯大,終有成就,而達到大亨通。
雲雷屯。雲在雷上,水氣凝結成雲,還未下雨,表示在準備階段。君子取法屯之道,規劃謀略,有條不紊治理國家,化解難題,成就功業。
勿用:不要急於發展。
有攸往:有所往,有目的去。
利建侯:建立有效的組織系,便於統治管理。
剛柔始交而難生:自屯卦起,剛柔、陰陽始交,天地始生萬物,出生後將面臨許多困難。
動乎險中:屯卦下卦是震,震義是動,上卦是坎,坎義是險,向上震動遇坎險。
大亨貞:大的亨通要貞正。
雷雨之動滿盈:雷雨充滿天地之間,使萬物欣欣向榮,顯現蓬勃的生機。
天造草昧:上天始造萬物時,大地顯現雜亂無章。造:創造。草:亂無倫序。昧:冥味不明。
宜建侯而不寧:適宜建立有效統治管理系統或資訊系統,在建立之初,事務繁多,片刻不得安寧。
雲雷屯:雲在雷上而未成雨,是屯。
君子以經綸:君子取法屯卦之道,規劃謀略,有條不紊治理國家,化解困難成就功業。
初九,磐桓(ㄏㄨㄢˊ),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初九,陽居陽位,得正。陽剛有才,處屯難時,居下位,前有坎險,前進必遭險阻,此時,要把基礎打穩,不需急功近利。此時其心志及行為宜守正。陽為貴,初九能以尊貴的身分,禮賢下士,到基層歷練,多與民眾接觸,推誠相與。所以獲得民眾的擁戴,大得民心。利於依正道固守家居。還要伸出觸角,建立資訊系統,以瞭解各地訊息。
磐桓:根基扎穩,用最好的建材,才能屹立不搖。磐:大石。桓:大柱。
利居貞:利於依正道固守家居。
志行正也:心志及行為均能守正。
以貴下賤:(1)能以尊貴的身分,謙卑禮讓下層的人民。(2)陽爻為貴,陰爻為賤,初九居三陰之下,是以貴下賤。
六二,屯如邅(ㄓㄢ)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陰柔居中,得正。與九五正應,而乘初九剛爻。處屯難時,本欲前往與九五婚配。惟受初九陽剛所逼,猶疑不前,顧慮太多,欲行而未能遽行。原以為是盜冦,事實上是初九前來向六二求婚。六二守正不嫁,等待情勢恢復正常,十年後才出嫁。喻六二持中正柔順之德,面臨艱難,能守住初衷,不受近利影響,且紮實根基,以待時機,最後必能達成目標。
屯如邅如:徬徨不定,猶疑不前。邅:腳似黏在地上,不易前進。如:語助詞,兩端不定。屯與邅皆盤桓不進,猶疑不前。
乘馬班如:欲行而未能遽行。乘馬:上馬欲行。班如:下馬不進;騎在馬上,不知前往何處。
匪冦:不是盜冦。匪:同非。婚媾:是求婚的
女子貞不字:女子守正不嫁。
十年乃字:經過一段很長時間後才嫁。十年:不一定剛好十年。
六二之難,乘剛也:六二屯難是因凌乘初九陽剛,為陽剛所逼。
反常也:恢復正常。反:同返。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無應。處屯時,在不利環境下,拿著弓箭追趕獵物,追到森林中,面對複雜的環境,在缺乏嚮導的情況。如續追趕獵物可能迷路。君子有自知之明,見到事情的機微,當機立斷,捨棄狩獵。如為貪欲而盲目追捕獵物,必定陷於窮途末路的困境,可惜。
郎鹿无虞:狩獵時無虞人引導。即:接近。虞:掌山林禽獸的官,為狩獵的嚮導。
君子幾,不如舎:君子見到事情幾微,與其前往狩獵,不如捨棄不進。幾:幾微,事情發生的徵兆。
往吝:前往狩獵,必陷入困境。吝:阻塞不通;可惜。
以從禽也:因為從事於狩獵。從禽:貪禽,心在乎禽,為禽所蔽。禽:為鳥獸的總稱。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陰居陰位,得正。與初九有應,並承陽九五。近君居大臣之位,且得到君上的信任,惟其才不足濟屯難,猶疑不決,不知何去何從。若能前往求賢才輔佐,則可濟之。初九陽剛有才,六四明智的放下身段去求初九賢才而用之,則能成事。本爻以去求婚媾為喻,結婚交媾是明智的行動,吉祥,沒有後遺症。
求婚媾:去求婚姻媾合,引伸為求賢才。吨
往吉:去結婚,結合,吉祥。
无不利:沒有後遺症;沒有什麼不利。
求而往,明也:去求賢才輔佐是明智的行動。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九五陽居陽位,中正。居尊位,與六二有應,惟六二陰柔,才不足以濟屯難。九五處坎險中,困苦不堪,面臨不利的環境,缺乏賢臣輔佐,致所屯積的資源,未能有所作為。因而德澤未能普施人民。若其守正,做些小事可以有成;由於恩澤未能普施,處理大事,缺乏民眾的支持,即使守正仍會失敗。
屯其膏:屯積資源而未能下施於民。屯:屯積。膏:脂膏,喻資源。
小貞吉,大貞凶:守正做小事可以成功;做大事就會失敗。
施未光也:德施未能發揮光大。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上六居屯之巔,坎險之極,無應援。居則不安,出則無所適從,乘馬不知何去何從,進退兩難,悲傷地流淚不止,顯示環境惡劣。這種局面怎麼能長久呢?
泣血漣如:悲傷流淚不止。泣血:極其悲傷而無聲的哭泣。漣如:哭泣流淚不止。
何可長久:怎麼能長久呢?
4.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在蒙昧無知時未能亨通。蒙卦的亨通條件是要依照蒙卦的啟蒙之道學習。蒙卦外卦艮為山為止,內卦坎為水為險,山下有險,就要停止,不能亂動,這就是蒙。在不同的時機有不同因應之道,而且要履行,才會亨通,也就是時行則行,時止則止。不是施教者(九二)去求蒙昧無知者(六五),而是蒙昧者因為無知來向施教者學習求知。求道者與傳道者之間心志必須相應,彼此心志相合。學習如同卜筮,有虔誠之心求道,則由具有剛中之德者告之。如同卜筮,同一件事第一次卜筮則據實告之,如不信,一而再,再而三的問卜,便是褻不誠,漫不經心,則不告。此時,要去掉私心,調整心態,誠心守正。啟發蒙昧,除養其貞正之德,修心養性,而成至聖外,亦可尋找自我,找出最適合自性的路,然後守之不移,必有所成。
山下流出泉水,泉水始出時,微細遲緩,雖險不避,如同智慧的啟蒙。君子取法蒙之道,以果決行動,培育德行。
蒙:幼稚;蒙昧無知;受到掩蔽。
匪:同非。
童蒙:幼稚而蒙昧的人。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同一件事第一次卜筮,虔誠求教,則據實以告,如不信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卜問,便是褻瀆不誠,則不告。
利貞:啟蒙者應該守正。
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卦內(下)卦是坎,為水,為險;外(上)卦是艮,為山,為止,止則不宜前進。
以亨行,時中也:施教者九二居下卦之中,啟發蒙者在不同的時機,有不同的因應之道,而且要履行才會亨通。時中: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志應也:施教者與受教者彼此雙向互動。
以剛中也:蒙卦二陽爻是治蒙者,惟上九過剛而不中,只有九二陽剛而居中,具有剛中之德,才是最好的啟蒙者。
蒙以養正,聖功也:啟發蒙昧,培養正道,是成聖成賢的功夫。
山下出泉:山下泉水始出,微細遲緩,雖險而不避,如同智慧的啟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取法蒙之道,以果決行動,培育德行。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蒙卦六爻,陰爻為蒙者,受教者,陽爻為施教者。初六是陰爻,居蒙卦之下。為人民之蒙。啟發蒙昧,宜先制定明確適當法規,並告示人民,作為人民行為的典範,讓人民學習效法。即讓蒙者效法受教者的貞正之德。愚昧害人,如同手拷腳鐐拘束人,消除愚昧等於解除人民的刑具,恢復自由。若追究既往的蒙昧行為就吝惜。
發蒙:啟發蒙昧。
利用刑人:制定明確適當法規,告示人民,作為人民行為的典範,讓人民學習效法。刑:典型,表率。文天祥正氣歌中的「典刑在夙昔」。
用說至梏:愚昧害人如同手拷腳鐐的拘束人,消除愚昧等於解除人民的刑具,恢復自由。說:同脫。桎:腳鐐。梏:手栲。
以往吝:追究既往的蒙昧行為就吝惜。
以正法也:讓蒙者效法施教者的貞正之德。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九二陽居陰位,居下卦之中,與六五有應。具有剛中之德,且能剛柔並濟。其對社會需要啟蒙者,都能有教無類,即包容蒙昧而教育之,吉。以陰陽而言,六五是婦,九二是夫,九二六五相應,如納婦,迎娶妻子回家,吉祥。以爻位而言,六五是君,九二是臣,六五很信任九二,故九二能成治蒙之功,完成君命。陽剛、陰柔結合後,就可培育出優秀人才,以傳衣鉢,發揚光大。就如同納婦之後生小孩,子有能力應付未來挑戰,足以繼承家業,並光大門楣。這是因九二與六五剛柔相交接,得行鋼中之道。
包蒙:包容蒙昧而教育之,即有教無類。包:包容。
納婦:以陰陽而言,六五是婦,九二是夫,九二六五相應,如納婦。即迎娶妻子回家。
子克家:兒子能承繼家業,治理家業。
剛柔接也:九二與六五剛柔之情相接,故得行其剛中之道,成發蒙之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六三陰柔與上九有應,理應由上九施教,卻因距離上九較遠而不願遠從。與九二陰乘陽,柔乘剛,情欲蒙蔽理智,迷於近旁具有魅力的九二,受群眾愛戴的施教者,以致失去自我。六三見異思遷,見到金夫就心神不定,不守婦道的女子不可娶。因其行為不合常理。六三本應等待與其正應的上九來求娶,惟其見近旁美好男子九二而動心,悅而從之,未能保其身,這樣不會有善終。
勿用取女:不要娶這個女子。
見金夫:指有才、有權、有錢、有勢的男子。
不有躬:失去自我,失去個人的操守。躬:身體。
无攸利:不會有善;沒有好處。
行不順:行為不合常理。順:當作慎(朱熹註)。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四陰居陰位,陰柔過度,且無應及承乘關係。距離二陽爻上九及九二啟蒙者較遠,缺乏明師指導,處境不好。因六四缺乏啟蒙者來啟發指導致蒙昧困頓,未能開發獨自特性。既困且蒙,有所不足,難以突破人生狹隘道路。應調整自我,改為主動求教,才能突破困境。
困蒙:困於蒙昧,為蒙昧無知所困。
獨遠實:距離啟蒙者較遠,未能將自己獨自特性開發出來。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六五陰居陽位,居上卦之中。得中居君位,與九二相應。六五人君以柔中之德,任用剛明賢臣,順勢放下身段,虛心向賢臣學習,吉祥。這是因順從受教者的意見,並能象風(巽為風)無孔不入,深入瞭解民間狀況,並將其意見吸收進來,訂出施政方針,讓賢臣發揮長才治理國家,必然大治。喻人君以童蒙自居,虛心受教,啟發童蒙,吉祥。
童蒙:童子蒙昧受啟發。
順以巽也:順從受教者(賢臣)的意見,巽為風,並能象風一樣無孔不入深入瞭解民間狀況,並將其意見吸收進來,訂出施政方針。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上九陽居陽位,陽剛不中不正,與六三有應,居蒙之終。上九所治之蒙是愚蒙至極,其治蒙方式,採取打擊蒙昧,消除蒙昧之害。擊蒙最重要的是打擊的分寸,如以粗暴手段太過激猛,讓蒙者認為擊蒙者是冦,將適得其反,結果很糟。宜採用防禦盜冦的方式,抵禦蒙者外在的誘惑,以擊去愚蒙,這種禦冦方式較能被接受。如能採取禦冦的方式,而能解決下面愚蒙的問題,則上下(上九,六三)皆得其順。
擊蒙:以剛蒙的方式啟發蒙昧。
不利為冦:不宜採再粗暴的手段,讓蒙者認為擊蒙者是冦。
利禦冦:宜採用防禦盜冦的方式,抵禦蒙者外在的誘惑,以擊去愚蒙。
上下順也:透過禦冦的方式而使六三、上九上下皆得其順。
5. 需䷄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需卦,需是須,必須耐心等待。需卦上卦為坎險,前有險困;下卦乾為剛健,充滿生命力,具有評估形勢的智慧,並能耐心等待,不輕舉妄動,故不陷於險。其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就不會陷入困窮的絶境。需卦,有誠信充實於中,光明亨通,要固守正道,可以獲吉。九五陽爻在天位,居中得正,具有剛健中正之德,有利於涉險度難,前進有所作為一定成功。
雲上于天,雲氣已升到天上,須待陰陽二氣交感、調和,才會下雨,這是需卦。君子取法需之道,在不該有所為時,停止行動,以飲食宴樂來頤養身體,調適心志,蓄積力量,待時而動。
有孚:有誠信充實於中。
光亨:光明亨通。
貞吉:守正可獲吉。
利涉大川:有利涉險犯難。大川:喻險難。
須:必須等待。
險在前也:前有險困,需卦上卦為坎,為險。
剛健而不陷:乾卦剛健恆易知險(見繫辭下傳第十二章),具有評估形勢的智慧,遇險而止,故不陷於險。
其義不困窮矣:其時止則止,時行則行,不會陷入困窮的絶境。
位乎天位:處於天位。第一個位是動詞,處於。
以中正也:九五陽爻居天位,且居中得正,具有剛健中正之德。
往有功:前進有所作為一定成功。
雲上於天:雲氣已升到天上,須待陰陽二氣交感、調和,才會下雨。
君子以飲食宴樂:君子審度時勢,在不該有所為時,停止行動,以飲食宴樂頤養身心,蓄積力量,待時而動。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无咎,未失常也。
初九陽居陽位,得正。陽剛上進,但在需卦之初,應在郊外等待。雖然距離坎險還遙遠,此時不宜冒犯險難前進,引起衝突。宜以恒常之道,保持平常心而不失常,耐心處事,則無咎。
需于郊:初九距離坎險最遠,前面有危險,所以便在郊外等待。
利用恒:利用恒常之道,保持平常心。
不犯難行:不到該進時,不冒險前進。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九二陽居陰位,居下卦之中。剛柔互濟,具有剛中之德。九二處於沙,近水有沙,以沙喻近險。九二漸近於險而未至於險,尚未有傷害。因九二寬裕居中,從容處置。雖有語言的責難,對於這些責難,或者忍耐包容,顧全大局;或者加以解釋,獲得諒解,則最終可獲吉。
需于沙:在沙灘上等待,沙近水,即漸近於險而未至於險。
小有言:小有語言之責難。
衍在中也:寛裕居中。衍:水流衍伸,水之行;延長。九二剛中,剛而能柔,寬裕居中,從容處置。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九三陽居陽位,過剛不中,與上六有應。九三處於泥,泥逼近於水,喻雖未至險難,卻瀕臨險難。九三處在下卦乾健之上,有進動之象。若進逼,將由內卦進入外卦,則災由外來。亦即將招致外來的敵人。因九三爻變為節卦,若能有所節制,恭敬謹慎處事,量宜而進,就不會失敗。
需于泥:處於泥,泥逼近於水,雖未至險難,卻瀕臨險難。
致冦至:九三陽剛在乾健之上,有進動之象,若進逼將招至冦患。
災在外:災由外來。
自我致冦:自己迫近坎險,所招致外來的敵人。
敬慎不敗:以恭敬謹慎之心處事,可以不致失敗。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六四陰居陰位,陰柔得正。與初九相應,上承九五,處上卦坎險之下,其陰虛無實,難擋三陽之進,受傷流血於險難。惟其順從聽命於九五,順應客觀情勢,不逞強而退出自險陷之地,才能化險為夷。
需于血:六四難擋三陽之進,受傷流血於險難。
出自穴:出自(擺脫)險陷之地。穴:險陷之所(朱熹註)。
順以聽也:順從聽命於九五,順應客觀環境。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九五陽居陽位,剛健中正。且居君位,具有中正之德。雖處於坎險中,能處險不驚,有節制的飲食宴樂,頤養身體,調適心志,蓄積力量,合乎正道的做法,以待時變,所需必遂,吉祥。這是因具有中正之德。
需于酒食:以宴樂酒食,或連絡感情,或化解恩怨,或溝通人事之關係,或收集資訊,藉以洞察形勢。
貞吉:宴樂酒食,應保持一定的節度,不可過頭,即貞正則吉。
以中正也:九五具有中正之德。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上六陰居陰位,陰柔居正,有應。處需卦之極,上卦坎險之終,終則變矣,在未變之前,只能安居其處所,有不經邀請而來的三位(陽)客人,上六以客禮款待,三陽得到主人禮遇,而以賓客之禮回敬,賓主盡歡,最終獲吉。雖然陰爻處在陽爻之上,不在適當的位置上,以一陰為三陽之主,不可怠慢,故須恭敬,能敬之,雖然不當位,沒有大的過失。若不敬之,則有凶害。
入于穴:上六己至需卦之極,上卦坎之終,終則變矣,在未變之前只能安居其處所。
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有三位(陽)不經邀請而來的客人。不速:未邀請而來。三人: 指下卦乾之三陽,初九、九二、九三。
敬之終吉:上六陰柔處險之終,若以一柔而拒三陽,徒自召災。若以客禮敬之,則可化險為夷。
雖不當位,未大失也:雖然不在適當的位置上,能以客禮敬之,廣結善縁,化敵為友,所以並沒有大的過失。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