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易經《繫辭上傳》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周易乾為天、為陽、為高,坤為地、為陰、為低。天在上很尊貴,地在下很卑近,地載厚物, 人與地很親近,這是確定的法則。天下萬物由卑下以至高大,雜然並陳。一卦六爻貴賤的位 置,依序排定,動靜有一定的規律。陽爻是剛,陰爻是柔,剛柔主要透過動靜來區分,陽極 生陰,陰極生陽,一剛一柔斷然可知。 
 
天下的人同類相聚,即志同道合,天下之物以群分,同類相聚的事物都是有共同的特性及具 有共識而產生行動。不同類不同群的互動,極易產生爭執,吉凶禍福由此而來。在天上呈現 日月星辰晝夜等天文現象,在地上呈現山川河海動植物等形體。天地萬物萬象,彼此間錯綜 複雜的變化,可以明顯看見。

陳:陳列。 常:規律。
方:東西南北四方(來知德);地方,域限;道。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所以陰陽二性相互摩擦,貼近接觸,即異性相吸,才能產生動能。八卦相互激盪,彼此相互 影響,而產生新的卦,六十四卦就是由此而來。用雷霆之氣鼓動萬物生機,用風雨滋潤促進 萬物生長,讓萬物生生不息。日月運行就構成晝夜、寒暑,一年四季的變化。 
 
乾為天、為父、為陽,是男性的象徵;坤為地、為母、為陰,是女性的象徵。乾是健而動, 其功能是創始萬物,坤的作用成就萬物。若無乾的施作,及坤之接受,就不能成物。惟乾知 以施之,坤能以受之,所以生育不窮。乾為天,天道的運行,顯示自然規律,如晝夜之分, 讓人容易認識和瞭解。坤為地,能順勢用柔,讓人能簡單的順承天道而作為。 相摩:互相摩擦;貼近接觸。 相盪:互相激盪;遙相感應。 鼓:鼓;鼓勵、振動。 潤:潤澤。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 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乾道平易(常)就容易瞭解;坤道簡易就容易遵從。易於瞭解就會使人親近,容易遵行就能成就 功效。有人親近便能保持長久。有所成功就能發展壯大。能够維持長久,是賢人的品德;能
够壯大是賢人的功業。懂得易經平易簡單的道理,天下一切事物變化之理就能掌握。人若能 領悟天下事物變化之道,就確定能在天地之間有一定的地位。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聖人先設卦,由八卦擴充到六十四卦的符號系統,然後觀察大自然及人事的現象,以及卦爻 之象,進而對每一卦爻加上文字說明,以指示未來的吉凶失得之象。剛柔就是陰陽,從氣的 角度看,就是陰陽;從質的角度看,就是剛柔。大衍之數中,陽極陰生,陽爻進至九,將退 為八,陰爻;陰極陽生,陰爻至六,將進為七,陽爻(見上傳第九章)。顯示剛柔相推而產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 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吉凶表示得失,成敗輸贏禍福的結果。吉,未必得也可能失;凶未必失,也可能得。以塞翁 失馬、得馬為例,可說明失得與吉凶的關係。吉凶其實是相對的,不必過度執著。顯現吉凶 失得之象,則可趨吉避凶。悔吝是介於吉凶之間,是憂虞之象,悔若能憂慮改過,就可趨吉 轉為安樂;吝若安於過而不改,則有致凶的可能性。柔變為剛,進之象;剛化為柔,退之象, 陰陽互動,進退無常,故變化者,進退之象。陽剛為晝,陰柔為夜,剛可變柔,柔能變剛, 就像晝夜流轉。所以說剛柔者,晝夜之象。 
 
一卦有天地人三才之義。初、二爻為地位,三、四爻為為人位,五、上爻為天位。爻之動表 示陽極生陰或陰極生陽,每一次的變化,均反映三才關係的變動,應用人事,任何措施都考 量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配合將可發揮極大的成效。所以君子學習易經後瞭解卦象所展示 的義理及時序,處在任何環境都覺得心安理得;樂於反復玩味思索爻辭鍛鍊思維,理解真義。
虞:樂也(來知德注)。   三:指三才,即地位、人位、天位。
極:至,爻不極,則不變動,陽極則陰,陰極則陽(來知德注)。
居:處,居住;持守,守住。
序:指卦序,爻序。一卦代表一個時代,卦序就是宇宙演變和人類發展的過程;爻序表示一 卦中不同時位的變動。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所以學易的君子,平常在家中無事時,就細心觀察卦象和爻象,細心體會卦辭爻辭所顯示的 宇宙人生道理。行動時,就占卜研究其結果,觀察這個現象的變化,找出應當如何行事,才 能趨吉避凶。這樣就能獲得上天的保佑,所以是吉,沒有不利。 
 
第三章 

彖(ㄊㄨㄢˋ )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 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 
 
卦辭是用以表述卦象。彖辭是針對卦辭也就是一卦的情境,做出宏觀的人為判析。爻辭說明 一爻之象,指導如何行事;也就是某一時代中的發展階段,六爻反映六個發展階段,即表達 一卦中不同時位的變。吉凶是說明處事失或得的結果。悔吝是介於吉凶之間,悔吝是有小疵, 即小毛病,小過。悔能改過,可以漸至無咎,沒有過錯,是往好的方向。吝是當悔而不悔, 文過飾非,發展下去,將至於凶。欲求無咎得勇於認錯,以求彌補,小過人人會犯,只要知 過必改,就變成無過失。
彖:齒牙鋒利之獸,能咬斷堅硬之物,引伸為截斷。 
小疵:小毛病;小過。 咎:過錯。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 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象徵從基層到高層的組織結構,位高者權責重大稱貴,位卑職微稱賤。 區分卦的大小,通常陽卦是大,陰卦是小,大有大的作法,小有小的智慧。憂慮陷入悔吝的 境界,就要看其能否預先注意、察覺幾微的事物,而加以防範。知道後悔,採取行動,改變 錯誤的做法,就會無咎,沒有過錯。 
 
總結,卦有小大,辭雖有危險安易之不同,然各指于所往之地。所以吉凶就趨之避之;悔吝 須及早警醒、調整。無咎,有咎就勇於認錯,善於補過,才能無咎。
列:排列、陳列。 存:在于。
齊:比較;分辨。
介:纖,指最細微的事;善惡,吉凶的分界。
震:震懼;行動。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學"易學 的頭像
"易學"易學

"易學"易學

"易學"易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